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5 毫秒
81.
为了揭示外来入侵烟粉虱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和年度间变动规律,提高监测与防控水平,2005-2010年通过饲养观察以及采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系统诱集烟粉虱成虫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其夏峰期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其夏峰量占当年总量的66.29%,其秋峰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出现频率为50%,其秋峰量占当年总量的17.3%,随后转入大棚和温暖的露地越冬场所越冬,在露地越冬频率为20%;年度间种群运动呈二项式曲线变化:M露地=312.21N2-6187.1N+30787(n=5,r=0.9834**),M大棚= 564.7 N2-10506N+49013(n=5,r=0.9967**)。影响种群变化主要有基数、气候、耕作和洪涝等,其中气温是关键因子,其烟粉虱虫口密度(M)随气温(T℃)的变化而变化,其线性关系模型为M=0.607T-4.0645,n=36;r=0.6826**;其曲线关系模型为M =0.0071T2+0.3513T-2.2188,n=36;r=0.6846**,当旬平均气温在8~10℃时种群处存活临界状态,当旬平均气温在10~20℃时种群数量处低密度状态并呈低位运行,当旬平均气温处20℃以上时种群数量随气温升高而升高,当旬平均气温处30℃以上时种群数量呈回落态势。  相似文献   
82.
烟粉虱在单栋大棚番茄上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单栋大棚番茄上烟粉虱的分布情况的调查,为烟粉虱的科学防治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卵、低龄若虫主要集中在植株中部、上部危害,植株下部具有大量的伪蛹;在植株的中部、上部烟粉虱的成虫、卵、低龄若虫在中间垄的危害均要明显重于边垄。因此,单栋大棚内番茄上烟粉虱的防治应采用及时清除老残叶,做好在植株中上部的化学防治,以及其他物理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等多种手段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同时应注意加强中间垄的防治。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揭示甜菜夜蛾种群数量年度变动规律与季节性消长规律,2002—2012年在临海城郊蔬菜基地应用性诱剂监测办法进行定点系统监测。结果表明: 11年来甜菜夜蛾种群年序变化呈自高向低螺旋式波动曲线,大发生频率455%;其季节性时序变化呈“W”型曲线,始蛾期年度之间差异大,早发年份在4月上旬,迟发年份在6月上旬,大多为4月底5月初。在5月上中旬有的年份出现初夏小高峰,整体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在11月上旬有的年份也出现秋末小高峰,终蛾期一般在12月上旬,个别年份在12月下旬。气温因子建模结果显示,田间发蛾的起点区点温度为旬平均气温12 ~ 14℃,当旬平均气温处在18℃以上时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当旬平均气温处在28~30℃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84.
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6年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阐述柑橘园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动态及其运动轨迹模型,分析了柑橘木虱"株虫量"与虫株率的关系:m=0.0302MP-0.1145(n=9,r=0.9771··),柑橘木虱虫株率与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的关系:P=0.8960MP-4.5754(n=36,r=0.9479··),柑橘木虱带毒率与柑橘黄龙病发病率关系D=0.5085P+3.5167(n=7,r=0.7507··);测定了柑橘黄龙病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Y=3.1469P-0.5354(n=6,r=0.9979··).在拟定经济允许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柑橘黄龙病策略性防治指标为株发病率1.0%,预警指标为柑橘木虱带菌率4%;提出了柑橘树新梢(春梢、夏梢、秋梢)抽发初期为柑橘木虱防治适期,其防治指标为带菌柑橘木虱"株虫量"(东西南北中5梢合计的有效虫量)0.1头.经应用验证,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5.
罗鉴多  汪恩国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11-113,210
为了揭示稻田灰飞虱空间分布信息及其种群行为特征,提高监测与控制水平,选择12块连片晚粳稻田采用直线调查每丛灰飞虱数量,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成虫还是若虫,或者成若虫混合状态,都呈聚集分布格局,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2.0864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等所引起的;当m≥2.0864时,其聚集是由害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灰飞虱田间调查宜采用双平行线法进行小样点、多点取样,其最适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N=1/D2[1.5554/m+0.0528]和T0(n)=n±2.4855 n。  相似文献   
86.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8-2003年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测定了杂交水稻不同组合、不同生育期的发病率,以及秧苗期与大田期的侵染机率,分析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前后作发病率关系:M=1.6822m+0.1049,以及株发病率(M%)与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Y=0.9776M-0.1935;阐述了灰飞虱不同虫量(X)与发病率和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秧苗期为Y1=12.1841X1-1.0784 , 大田前期为Y2=4.5159X2-0.4620。在拟定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杂交水稻秧苗2-5叶期和大田初期为防治适期,并制定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策略性防治指标为前作穗期防治的黑条矮缩病株发病率1.0%,制定秧苗期防治指标为带毒灰飞虱0.15只/0.11m2、大田初期防治指标为带毒灰飞虱4000只/667m2(百丛带毒灰飞虱20只)。经应用验证,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7.
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模型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烟粉虱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规律,提高其预测预报水平,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利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在浙江临海城郊蔬菜基地系统诱测烟粉虱成虫消长情况,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并分析了烟粉虱种群消长特性,以及与气象、耕作条件的相关性,建立了8种数学预测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可提前反映全年36个旬期的成虫数量变化动态,可进行全年灾变预警以及各旬期的预测预报,经检验预测吻合度达60%。对提高烟粉虱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柑橘黄龙病入侵与疫情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示柑橘黄龙病入侵发病扩散规律,评估防控成效,有效控制疫情,2002—2007年在柑橘黄龙病初发生区采用设立自然条件、治虫防病和综合防控三处理类型,监测柑橘黄龙病发生扩散动态,结合面上疫情普查资料,创建柑橘黄龙病自然条件下、治虫防病条件下以及综合防控条件下的疫情扩散模型,分别为:P1=12.9690N1-18.10(n=6,r=0.9945**)或P1=0.2293N12+11.135N1-14.89(n=6,r=0.9948**),P2=7.8857N2-10.2667(n=6,r=0.9675**)或P2=1.4107N22-1.9893N2+2.90(n=7,r=0.9996**)和P3=-0.1398x N32+1.1248N3-1.141(n=6,r=0.8396*),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从发病到毁园需要9a时间,单一治虫防病措施难以达到持续控制效果,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保障柑橘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9.
二化螟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汪恩国 《植物保护》1999,25(1):14-17
根据临海市1974~1998年二化螟发生危害的测报调查资料,分析水稻二化螟的种群数量构成及其变化特点,阐述水稻二化螟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及相关特征,明确造成二化螟种群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基数增加,越冬场所扩大,耕作制度变化、机械收割推广和冬季气温上升等  相似文献   
90.
为揭示温州蜜柑黄龙病自然感染扩散轨迹和发病流行规律,运用病穗嫁接接种法,对感染黄龙病的温州蜜柑植株进行逐月抽样和黄龙病PCR检测,长期(2002—2016年)跟踪调查温州蜜柑果园自然发病扩散情况。结果表明:黄龙病菌在植株体内逐月(M)繁衍扩散呈Logistic曲线上升趋势,植株叶片从局点到全株感染约为20~22个月;黄龙病菌在果园自然扩散也呈Logistic轨迹,温州蜜柑无病果园一旦感染显症后,自第2年开始病情就会渐趋上升,直至第14~15年趋向峰值,即积年病指趋向60左右,积年发病率90%左右,此后增速趋缓。说明黄龙病在温州蜜柑果园自然扩散大周期为14~15 a。这些规律和模型对开展柑橘种苗检疫、疫情风险预警及其防控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