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武夷菌素在茶园中的施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茶饮料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对饮茶安全越来越重视,无公害茶成了必然选择.武夷菌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农用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为具有胞苷骨架的核苷类抗生素.动物毒性试验表明,武夷菌素是对人畜安全的无公害生物农药.为明确其适宜的施用浓度、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茶轮斑病、茶饼病和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3.
为筛选茶谷蛾嗅觉相关基因,采用Illumina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茶谷蛾触角转录组37 708条unigenes。通过同源性比对,在NR数据库成功注释16 027条unigenes;有11 701条unigenes得到GO注释,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大类40亚类;有6 047个unigenes得到KOG注释,按照功能分为25类;根据KEGG数据库,有12 009条unigenes注释到283个通路。根据注释信息,挖掘到238个候选嗅觉相关基因,包括108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55个气味/嗅觉受体基因,26个味觉受体基因、25个离子型受体基因、11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4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4个感官知觉基因、4个化学感受受体基因和1个气味降解酶基因。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12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9个气味/嗅觉受体基因、4个信息素结合蛋白、3个味觉受体基因、1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和1个离子型受体蛋白基因。本研究获得了茶谷蛾触角转录组数据,并鉴定出候选嗅觉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茶谷蛾的基因功能及嗅觉感受机制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4.
云南野生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00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25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5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97%~80.56%,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花萼茸毛(为80.56%),其次为子房茸毛和叶质(分别为56.48%和50.96%),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萼片数(为13.97%);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5个农艺性状综合为7个主成分,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1.90%。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8.285%,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134%;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100份野生茶树资源聚为4大类,聚类分析中部分地理来源相同或遗传背景相似的资源能够聚在一起,但也有一些地理来源及遗传背景不一致的种质资源也聚在同一类群,显示了复杂的亲缘关系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5.
西双版纳茶区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双版纳茶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分析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西双版纳茶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6.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有效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筛选适于高效抗性育种的茶树亲本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低温处理试验等方法,对105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和抗虫性鉴定,筛选出11份抗性表现较好的资源,其中抗寒性较强的资源有‘86-8-1’、‘86-9-12’、‘86-12-7’、‘86-6-9’、‘河头白尖毛茶’和‘弄岛黑茶’等6份,抗假小绿叶蝉虫性较强的资源有‘马鞍山大叶茶’、‘昌选2’和‘中叶2号’3份,抗咖啡小爪螨虫性较强的资源有‘基诺大叶茶’和‘丫口小茶’2份,抗根结线虫性较强的资源有‘84-1-1’和‘曼喷龙大叶茶’2份。这些抗性资源即可直接用于推广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为推动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7.
总结了茶组植物研究成果,明确了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查清了云南茶组植物种及变种的数量及名称,为茶树资源分类、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园中施用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能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树发芽密度、百芽重与整齐度,增强持久嫩性,提高产量;对茶叶的生化成分影响明显,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的含量均有所增长。建议在茶叶生产中施用量以5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49.
基于茶树SNP的dCAPS标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EST序列中搜寻出候选SNPs位点,在候选SNPs两侧设计测序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双向测序验证;然后从每个扩增子中选择一个确证的SNPs,设计dCAPS引物,并进行扩增和酶切验证,将SNPs转化为dCAPS标记;最后,在长叶白毫×福鼎大白的F1群体中检测了标记的分离情况。结果发现,20对测序引物中有11对扩增成功,共确证了17个SNPs,占检测总数的54.8%;在设计的11对dCAPS引物中,有8对在长叶白毫、福鼎大白和龙井43等8个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成功转化为dCAPS标记,转化成功率72.7%;8个dCAPS标记中的DCC229和DCC371在长叶白毫和福鼎大白之间表现有多态性,经检测,它们在这2个品种的F1群体中均符合孟德尔1︰1分离。  相似文献   
50.
云南大叶茶资源的机能性物质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云南大叶茶优异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生化分析、感官审评等方法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大叶茶树圃”的LL2份茶树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优质红碎茶资源32份;高茶多酚(TP>38%)资源10份;低咖啡碱(Caf<1.00%)资源两份,高咖啡碱(Caf>5.00%)资源两份;高茶黄素(TFs>1.3%)资源23份;超常规水平ECGG(> 13%)资源5份;红碎茶感官品质鉴评总分>90分的资源16份.[结论]云南大叶茶资源生化成分丰富多样,是选育红碎茶、特色茶树品种的优异种质,筛选出的优质红碎茶、特异资源可为下一步茶树良种选育奠定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