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浙江天童灌木层树种个体生物量分配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生活型树种标准木实测数据,比较个体生物量器官分配状况以探索其生长策略;同时建立了该地区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并与全收割法测量数据比较,检验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相对常绿树种,天童灌木层落叶树种分配较多的生物量于地上部分来获取更多光照资源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灌木树种分配较多生物量于树叶,相比之下,乔木树种则更多地累积树干和根系生物量;各生活型树种器官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为主,树干和地上部分模型拟合度最好;应用于样地生物量估算,树干模型精度最高,树叶模型精度最低;地上部分生物量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估算灌木层生物量,与实测值误差仅为0.47 %,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地区灌木层生物量的测算。  相似文献   
142.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与调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状况 ,结果表明 :该区云杉人工林有机物和养分库严重退化 ,表现为 ,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周转期均较次生阔叶林和原始云杉林慢 ,致使地表枯枝落叶干物质和各种养分贮量滞留于凋落物层而不能进入土壤 ,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和碱解N含量随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人工云杉林份组成单一 ,其凋落物分解慢 ,归还土壤凋落物和养分数量少 ,是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退化的重要原因 ,人为收集凋落物积肥和人工抚育清灌 ,不断带走植被中养分是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不断耗竭的另一重要原因。建议对该区人工成熟林抚育间伐和营造针阔混交林 ,改善成熟林下微环境和改变林份组成 ,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治云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  相似文献   
143.
种业是绵阳农业的优势和特色,绵阳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种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回顾绵阳现代种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分析种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提升种业科技水平、加大种业基地建设和完善种业生产体系等方面提出推动绵阳建设全国种业强市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4.
145.
为探讨不同非常规饲料(棕榈粕、大豆皮、喷浆玉米皮、木薯渣)混合替代部分玉米精料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10月龄,体重相近[(289.77±10.05)kg],膘情相似、无病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拴系单栏饲养。饲粮精料及组成为干物质基础,替代I组(PRDⅠ组)为50%玉米+7.5%喷浆玉米皮+7.5%大豆皮+7.5%木薯渣+7.5%棕榈粕,替代Ⅱ组(PRDⅡ组)为40%玉米+10%喷浆玉米皮+10%大豆皮+10%木薯渣+10%棕榈粕,替代Ⅲ组(PRDⅢ组)为30%玉米+12.5%喷浆玉米皮+12.5%大豆皮+12.5%木薯渣+12.5%棕榈粕,预饲期5 d,正式期55 d。结果表明:(1)各替代组肉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RDⅠ组的精料干物质采食量和粗料干物质采食量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 0.01)。替代组干物质(DM)消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 > 0.05)|(2)PRDⅠ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与PRDⅡ组、PRDⅢ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 0.01),PRDⅠ组 < PRDⅡ组 < PRDⅢ组|PRDⅠ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显著高于PRDⅡ组、PRDⅢ组(P < 0.05)|PRDⅠ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PRDⅡ组、PRDⅢ组(P < 0.01)。研究表明,选用棕榈粕、大豆皮、喷浆玉米皮、木薯渣四种经济作物副产品部分替代玉米精料后提高了肉牛的生长性能且对肉牛健康无影响,其中,以30%玉米+12.5%喷浆玉米皮+12.5%大豆皮+12.5%木薯渣+12.5%棕榈粕的组合比例效果最好。 [关键词] 非常规饲料|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146.
长麦19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以84386为母本,以SY072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强筋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强筋、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等特点,202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长麦19的生产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建设现代畜牧业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面对畜牧业转型升级而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危机,综合性大学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社会需求的改变。高校是人才培养、思想汇聚和科学研究的高地,肩负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畜牧行业的转型升级入手,在新农科人才的核心理念下,以“技术、项目、人才”为纽带,打造“入口协同、过程融合、出口互动”的全程培养模式,构建形如“螺栓—螺母”紧密相扣的“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共创、共建、共享”的方式,校企双方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开阔教育视野,完善育人方案,共建协作平台来提高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升级知识结构以达到产业集群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加强过程监督提高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把关毕业论文严守人才出口,评价人才质量并反馈培养责任主体,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提高了校企双方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参与资源共享,进而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8.
附生微生物主要指植物的叶面微生物,是影响青贮品质的重要因素,同时附生微生物的种类和组成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外部因素对青绿饲料附生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和宿主来源对青绿饲料附生微生物组成及对青贮品质的影响,旨在阐明不同青绿饲料附生微生物的组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及其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有益的附生微生物、抑制有害附生微生物提高青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