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1为试验材料,通过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和施氮量(X3)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育苗移栽方式下,研究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其大小为: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宜油21主控措施应是氮肥施用量和播种期;播种期与种植密度间的互作效应最大,并达到显著水平。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迟播高密度,宜油21产量最高,早播低密度也可获得高产,但迟播低密度,产量最低;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产量达2 860 kg/hm~2以上的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9月25日~29日、92 839~104 399 株/hm2和215.8~242.8 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桃源县土壤养分数据、汇总相应田间试验结果,并在调查当地农户施肥习惯的基础上,遵循水稻、油菜、柑桔等主要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制定县域主要农作物专用配方肥生产方案和配方施肥技术。此研究旨在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加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促进农民施肥观念转变,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和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3.
宜油 42 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高含油量恢复系材料 14-5948 为父本、宜 10A 为母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在 2017-2019 年连续 2 年度的西南地区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中,宜油 42 平均产量达 2844.15kg/hm2,较对照蓉油 18 平均增产 4.76%,具有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佳等特点。该品种芥酸含量 0.20%,硫苷含量为 20.96μmol/g,含油量达 47.49%,已于 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21)510017,适宜在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汉中的平原、丘陵地区作冬油菜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4.
15.
商洛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以来,按照"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经过两年的努力,截至前,全市已在119个乡镇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占乡镇总数的73%.  相似文献   
16.
杂交早稻金优706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早稻金优706产量形成的影响,2006年在桃源双溪口乡进行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田间试验(即3414)。结果表明,施用适量肥料与不施肥料相比,增产效应居首位的是氮肥(平均增55.4%),其次是钾肥(平均增12.7%),磷肥效果最差(平均增3.0%)。在不同施氮处理中,以施氮165.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磷、钾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磷或速效钾含量有关。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产量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模拟,得到3丘试验田的三元或二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据此提出了中等肥力河沙泥土壤上金优706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7.
德天158系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隐性核不育系"宜10A"做母本,恢复系"13-8050"做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油菜双低优质杂交种。该品种2016~2018年参加四川省油菜联合试验,2017~2019年参加陕西汉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六省多点试验,产量优势均表现突出。2019年取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证书编号GPD油菜(2019)510114。  相似文献   
18.
来源于10A的几个多小穗小麦材料10A是四川农大小麦所研制的多小穗小麦材料,在我所平均每穗小穗数达34个,但该材料每穗粒数少(43~46粒),千粒重低(13~27.4g),抽穗极迟(4月10日左右)。已有研究表明,该材料多小穗特性受7对基因控制,其中...  相似文献   
19.
杭淑莲  张义娟  林权  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26-11128
[目的]为宜油系列油菜品种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宜油系列油菜品种进行田间施放菌核、自然诱发鉴定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宜油系列油菜品种间抗菌核病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所鉴定的6个宜油品种中,宜油13号表现为高抗菌核病,宜油15中抗菌核病,宜油11号、宜油12号低抗菌核病,宜油9号、宜油10号低感菌核病。宜油13号和宜油15在抗菌核病和产量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宜油13号、宜油15有较强的抗菌核病能力和高产性能,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适宜四川及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川南丘陵油菜区,地处长江上游,是四川境内较为特殊的一个生态区。该生态区油菜生长期不利气候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秋季阴绵雨较多,湿害、病害较重,春季倒春寒低温及早情频率高,同时又是全省低光照地区,油菜单产在全省中处于较低水平。全省油菜平均产量“六五”为1993.3kg/hm^2,“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