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矮败”小麦回交群体若干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矮败小麦不育株为母体,4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父本连续回交三次,共衍生出120份后代群体,通过对各群体的不育株,可育株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的相关分析,探讨了“矮败”基因回交转育的效应。不育株:连续注入父本遗传种质,对其各性状素现影响较小。其株高一般45cm左右,回交几代后,高秆父本衍生的后代略高于中矮秆父本的后代。与可育株相比,其穗子较长,小穗数多,但千粒重较低,开花一般迟2-14d,而早花父本衍生的后代花期也早,迟花父本后代花期较迟。可育株:性状表现与父本关系密切,并随回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接近父本,其F1,BC1F1,BC2F1各世代群体株高依父本株高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F1=56.210 0.3194X,YBC1F1=40.435 0.5119X,YBC2F1=21.F687 0.7759X.大穗多花多粒的父本衍生的可育株一般也是大穗多花多粒,千粒重大都表现超父优势,早花父本衍生的可育株花期早于迟花父本后代。  相似文献   
12.
13.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Ⅰ开花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皖麦16号(8553)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亩产350—400公斤,适合淮北中北部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克,粗蛋白质含量13.34%,抗条锈和白粉病,轻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较抗吸浆虫,耐旱,耐青干,抗倒伏,抗寒性较差。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20—25万之间。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杂交优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进产品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上利用杂交种时,先要配制大量的杂交种子,而制种又要先通过母本去雄这一关。去雄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雌雄同花的作物(高粱)比雌雄同株異花的作物(玉米),去雄时要求的技术性更强,用的劳动量也就更大。人工去雄不仅費时耗力,增加种子生产成本;如果去雄不及时、不彻底,还会降低杂交种的質量,影响增产效果。所以近年来,雄性不育的特性便日益为育种工作者所重視,并作为育种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高粱杂交种的增产潛力和在本地区的适应性,1965年宿县示范繁殖农场进行了高粱杂交种的试种、示范,所用的品种是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培育的杂交种“不育系×西河柳”,以当地良种西河柳为对照,种植的面积各为一点零五亩,结果不育系×西河柳亩产五百二十八点五斤,西河柳亩产二百三十二点四斤,二者比较起来,杂交种每亩多收二百九十六点一斤,增产127.46%。在1965年先旱后涝,对高粱生育较为不利的情况下,试种高粱杂交种获得丰产,再次显示人的因素第一。由于从种到收,全体职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突出政治,鼓足干劲,革新技术,战胜了严重干旱和雨涝災害,因而发揮了高粱杂交种的丰产潛力,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7.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应等方面对其及参试品系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皖8804高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粒大而且稳定,产量三要素自身调节和互补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正> 1981~1983年,我们曾以开花后不同授粉日期的结实率为指标,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柱头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柱头生活力可长达10天之久.由于在进行试验时,未对可育株和回交父本同时进行人工去雄授粉,因此,不足以论证太谷核不育小麦的不育穗和可育穗以及普通小麦品种柱头生活力的异同,为此,特于1984年3月份在温室中,5月份在大田条件下,又分别对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穗、可育穗以及回交父本的柱头生活力进行了再次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Ⅱ异交结实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败”小麦等的异交结实率和太谷核不育小麦一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动幅度较大,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乃是矮秆的不育穗受到高秆不育株叶片的荫蔽。适当除去不育穗顶部遮挡的叶片,辅之以人工辅助授粉,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用鸡毛帚授粉,是授粉工具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省沿淮和江淮之间晚茬麦偏多,由于播种期晚,积温不够,致使麦苗生长较弱、苗龄小、分蘖少,其叶色一般正常,但也有叶尖在低温下呈现紫色的.由于晚播小麦起身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植株生长迅速,对水、肥更敏感,开春后加强管理有利于促分蘖、多成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