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结合笔者参与建设和管理养护的将乐县林区公路高能线(高唐—能花山)水泥路面损坏修复的经验,分析了福建省闽西北山区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并就各种损坏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
1品种来源陇春27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09年11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号:甘科鉴2009459号)2010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3.
加快攀西啤酒大麦开发意义深远,对实现我国既是啤酒生产大国,又是优质啤酒原料生产大国的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川攀西地区在啤酒大麦开发方面具有自然生态条件、大麦遗传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及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攀西啤酒大麦开发需采取加强品种选育,加速基地建设,培育出优质啤酒大麦的“攀西”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扩大信息交流与开展项目合作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4.
祝军岐  张樱棣  杨芳萍 《蔬菜》2003,(10):12-12
春勇大根是日本枥木县繁育的杂交一代白萝卜新品种,2003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鸣镇苍颉庙村和雍川镇马江村进行早春中棚栽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一般每667 m2产4 400 kg左右,产值3 100~4 500元,纯收入2 000~3 400元,是麦辣间套收入的3~4倍,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一、该品种具有以下个特点1. 块根膨大快,不易糠心,适宜多个时期播种。陕西宝鸡地区从年初至4月中旬均可播种。4月初采用地膜播种,60~65 d即可收获。2. 抽薹极晚,整齐度高,表皮光洁白亮,无绿头,品质细脆甜嫩,辣味适中,品质极优。3.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栽培。不但适宜日光温室和露地…  相似文献   
25.
甘肃省小麦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测定了当前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和新选育的30个小麦品种(系)的理化性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系)属于硬质小麦,容重出粉率中上,灰分含量较低,湿面筋含量较高,吸水率高,沉淀值相对较低,粗蛋白含量较低,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差,绝大部分品种(系)仅适合于加工馒头、面条等传统面食。并针对甘肃省的小麦品质现状、资源优势及区域特性,对今后优质小麦育种、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品种的开发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抗锈基因Yr18在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系)中的分布,验证标记的有效性,选育慢锈小麦新品种。【方法】以含Yr18基因的CP90-02-4-1为抗源,以洮157为农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培育小麦新品系,并利用分子标记csLV34和形态标记Ltn1对42份冬小麦新品种(系)、21份抗源亲本及洮157衍生后代进行Yr18基因鉴定。【结果】(1)csLV34有2种多态性,凡含有Yr18的材料均能扩增出150 bp的片段,不含Yr18的材料能扩增出229 bp的片段。但Ltn1对应的叶干尖不具有唯一性。(2)检测材料Yr18的分布频率低,主要原因是亲本携带目标基因的频率低。(3)以含慢条锈基因Yr18的材料为抗源,改良高产优质抗性丧失栽培种的可操作性强,是培育丰产、优质抗条锈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结论】标记csLV34可用于慢条锈基因Yr18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但叶干尖不能准确鉴别小麦品种(系)携带Ltn1;冬小麦新品种(系)Yr18的分布频率低,但Yr18的转育效率高。  相似文献   
27.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甘肃省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对品质的贡献率,选用30个甘肃省近几年推广品种、后备品系及优良亲本,分析了它们的HMW—GS、品质性状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适宜于甘肃省种植和利用的小麦品种(系)的HMW—GS类型较丰富,但与优质有关的亚基(2^*,17 18,14 15,5 10)分布频率较低;(2)Glu—A1和Glu—D1位点的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关系密切,特别是Glu—D1位点含有5 10亚基的品种比含有2 12亚基的品种沉淀值高、稳定时间长,且稳定时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品质性状如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等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小黑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9.
为了丰富甘肃省春小麦品质育种的基因库,2018年从澳大利亚、国内宁夏及内蒙古等地搜集引进春小麦材料49份,在武威黄羊镇设置了引种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鉴定评价的结果表明,有1份材料未拔节,其余48份材料均正常成熟,抽穗期为5月26日至6月12日。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育小穗数的变异系数(38.75%)最大,可育小穗数变异系数(9.36%)最小;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2.02)最大,株高(1.79 cm)最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依据田间表现和农艺性状筛选出了产量高、长势好,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武春10号、陇春30号、巴09-520、甘春20号。  相似文献   
30.
基因型与地点对河西灌区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3个春小麦新品种(系)种植于河西灌区7个不同生态点,以研究小麦子粒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地点及基因型X地点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13个品种品质性状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民勤点和武威点小麦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和延伸性等主要品质性状值均较高.而黄羊点和民乐点的品质性状值相对较低。基因型影响表明,瑞春1号、1486和宁春4号的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延伸性在7个地点平均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