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研究选取没有亲缘关系、月龄相同、并在同一条件下饲养的草原红牛个体78头,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第一代杂交后裔128头进行颈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PCR-SSCP技术对其肉质性状相关的A-FABP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遗传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A-FABP基因第4外显子区域表现AA、BB和AB共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0.04和0.37;基因频率分别为0.61、0.3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杂合度(He)为0.48,属于中度变异。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群体也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0.58和0.19;等位基因频率为0.52、0.48;PIC为0.38,He为0.50。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草原红牛及杂交后代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具有一定选择潜力,能够较好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手段指导育种。  相似文献   
62.
马铃薯是我县的三大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已成为制约我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指导农民群众对该病进行科学防控,现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塞北兔的繁殖性能,试验分析了各品系塞北兔断奶窝重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A系、B系、C系塞北兔各项性状间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窝重与母兔体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活仔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0.446,0.551,0.702,0.741,0.776,通径系数分别为-0.003,-0.130,0.017,0.376,0.241,0.476。影响断奶窝重的主要因素为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活仔数,在选种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4.
DSmT可以很好地解决高冲突证据的组合问题,但是它存在计算量大和主焦元的mass函数难以收敛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快速mass函数收敛算法,在融合过程中只计算辨识框架中单元素形成焦元所占的基本置信指派,并对其做归一化处理,重构mass函数,大大降低了计算量的同时也使mass函数迅速收敛向规定的阈值,以利于快速准确地进行归类判决.计算量的比较和仿真算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该试验检验了生化黄腐酸添加剂饲喂生长兔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饲喂黄腐酸添加剂对生长兔的增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讨玉米秸对家兔的饲用价值,进行了家兔对玉米秸能量及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秸对家兔有较高的DE含量及CF消化率,但CP消化率较低,家兔日粮使用玉米秸时要注意补加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67.
利木赞牛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体尺性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原红牛的进一步选育过程中,引进利木赞牛杂交,用SPSS软件对各杂交后代以及草原红牛群体间体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在体高、十字部高、坐骨端高、体长、坐骨端宽、髋宽和腿围等7个体尺性状上均值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或P<0.05);F2代在腿围和髋宽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F3代在髋宽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因此,采用引入杂交可以提高草原红牛群体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68.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以体重、体尺作为衡量牛生长发育的指标,以肉牛线性体型评分方法中的肌肉度线性评分性状和屠宰肉用性状作为衡量牛肉用性能的指标,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40头牛21个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穴203bp雪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穴142bp雪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穴123bp雪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ID鄄VGA46等位基因C穴211bp雪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耆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BM1824等位基因A穴171bp雪对十字部高、腰厚2个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穴179bp雪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穴221bp雪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