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双 《中国种业》2012,(7):52-53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在DNA水平上鉴定2份待检样品与沈玉21标准样品是否为同一品种。结果表明:待检样品1与标准样品为相同品种或极近似品种;待检样品2与标准样品为不同品种。建立了沈玉21的DNA指纹图谱,为鉴定种子的真伪性提供了有效有段,在品种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又叫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中毒性急性传染病。某些猪场由于不重视消毒环节,发生破伤风的病例较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近期遇到一起4O日龄的仔猪因阉割所致的破伤风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的角度主要阐述了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作用,认为所有制形式、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农技推广体系和城乡结合度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一种简易的拟南芥幼苗微量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一种简易的拟南芥幼苗微量DNA提取方法。陔方法可在常温下进行DNA提取,而且样品用量少,仅需10mg左右,用100μL重蒸水回溶DNA沉淀所获得的粗提液可直接用于PCR检测。结果表明:应用该法提取的DNA完整性好,PCR效果佳,适用于拟南芥转基因植株鉴定。  相似文献   
15.
生命元素硒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甄广田  杨双  柏德华  葛鹏  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56-2956,2958
硒是植物生长发育有益元素之一,概述作物富硒情况、硒对作物产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等,展望未来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08~2011年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测算得出吉林省2008201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54.71%)。通过分析发现:吉林省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是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吉林省农业劳动力效率不高和耕地质量下降所带来的负效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的离子液体,能够快速瓦解木质纤维素网络结构,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度和酶解效率,可大幅度降低预处理成本。本文综述了常见离子液体的组成、离子液体对木质纤维素的溶解分离等预处理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18.
北方几种常见马铃薯真菌细菌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马铃薯生产中,各类真菌细菌病害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除了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晚疫病外,早疫病、环腐病和黑胫病也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减产。下面就这几种病害的识别、发病条件及防治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同质性农民的分化日益明显,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吉林省农民分化现状的研究,把握农民分化的真实情况,正确估量农民分化的趋势,从而使农村政策的制定更多地着眼于变化了的农民,实现以农民为本,重新认识农民,尊重、保护、教育、引导农民,把农村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九五以来,吉林省的耕地质量降低和灾害防范能力不强,但在耕地面积有保障和科技服务的支撑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的粮食总产量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由于吉林省的中低产田多、耕地质量不高,科技增产难度大和农业基础设施差限制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狠抓科技兴粮和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