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203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288篇
  194篇
综合类   1187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652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41.
河南省森林资源GIS研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河南省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必要性、系统运行环境、系统特点、系统流程、结构设计和功能实施步骤、系统分析功能和应用 ,通过分析GIS与森林资源清查相结合的应用前景 ,论述了此系统在河南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数据整理、空间制作、林业建设、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辅助决策等各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2.
林木干形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50株桦树标准木和63株落叶松标准木材料对林木的干形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林木干形的变化规律,为林木材积的测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林木的各干形指标均因径阶的不同而不同,并且胸高形数和胸高形率均随直径的增大而又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经营,人工林经营,路网建设和采运技术等方面探讨森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44.
枣树绿枝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枣头发育枝作扦插材料,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进行处理,以河沙做扦插基质;用塑料小拱棚和人工洒水调控温湿度;用竹帘搭棚遮荫简单行的方法,使枣树绿枝扦插当年成活率达85%以上。冬季采用覆麦草越冬。  相似文献   
145.
毛杨梅树皮中的黄酮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6.
实施动物疫病风险管理是控制动物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河北省对此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北省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办法》和相关做法,探讨了实施动物风险管理在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实现动物疫病的科学监管、增强相对人的动物疫病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产业化水平、维护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四种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比较4种不同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以大黄总蒽醌中的大黄素为参考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大黄总蒽醌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D-301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2.793mg/g,吸附率为72.56%。结论:D-301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最佳,为大黄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从航空设备的类型组成原理现状等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在航空试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9.
丁俊男  王慧  李鑫  来永才  刘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170-175,202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内黑土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T0(0 kg/hm2)、T1(350 kg/hm2)、T2(750 kg/hm2)、T3(1500 kg/hm2)对东北黑土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加生物炭可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其中T3处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9.32%;生物炭对大豆成熟期土壤pH有一定改良作用;碱解氮在大豆生育期内逐渐下降,且含量均大于对照;生物炭对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生物炭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整体上提高了这4种土壤酶的活性;生物炭可提高黑土土壤聚团体的稳定性及积累黑土土壤中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且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总数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生物炭施用后对东北黑土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这些环境因子的改变驱动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0.
为了促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还田,在室内模拟不同量[全量:每亩(667 m2)1.8 t,半量:每亩0.9 t]番茄秸秆和甘蓝叶残体还田,并设置添加菌剂(秸秆腐熟剂、农用酵素)和未添加菌剂处理,测定还田后7、14、21、28、35 d的土壤温度、pH、电导率、有机碳、养分含量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量,探究蔬菜废弃物还田量及配施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还田处理的土壤pH值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配施菌剂处理的pH值变化幅度较小.蔬菜废弃物还田后7 d各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均迅速增加,增加范围为0.55~1.73 g·kg-1.与未施菌剂还田相比,还田35 d后番茄秸秆添加酵素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4.49%、9.30%和5.61%,甘蓝叶残体添加酵素全量还田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达到34.98%.在还田处理期间,番茄秸秆在第21 d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含量达到最大,而甘蓝叶残体还田处理则是在第7 d上升到最大值,并且甘蓝叶残体各还田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含量整体比番茄秸秆还田处理高.蔬菜废弃物配施酵素全量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增加,且两种蔬菜废弃物还田处理的土壤腐殖化程度均在还田第7d达到最大.综合比较而言,蔬菜废弃物配施酵素全量还田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降低还田成本方面效果最佳,更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