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7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白银市兴电灌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兴电灌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必要性 ,按照林业基本建设的思路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对国外引进的6个圆果黄麻优良品种进行了2年5点丰产性、适应性试验和抗病性及纤维品质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品种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的有3个,占50.0%,其中2个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C-1丰产性最好,比对照种增产10.6%,经济性状优良。C-3的稳定性与适应性较好。纤维支数高于500公支的特优异品种2个。引进品种的抗炭疽病能力与我国抗病品种基本相当,其中C-1、C-2、C-5和C-6属于高抗品种,没有发现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113.
为寻求青贮玉米栽培中性状改良、产量升高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在贵州松桃县九江乡试验地以青贮玉米(郑青贮1号、豫青贮23)和拉巴豆为研究材料,于青贮玉米行距间套种不同行数的拉巴豆,共设3个处理玉米不套作、一行玉米+一行拉巴豆、一行玉米+两行拉巴豆,研究多行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行间套种两行拉巴豆时青贮玉米产量最高,郑青贮1号产量达55350.00 kg·hm-2,豫青贮23产量达75410.71 kg·hm-2;套种一行拉巴豆时株高最高,但豫青贮23的产量、株高均优于郑青贮1号,分别高达62013.89 kg·hm-2和298.99 cm;随着套种拉巴豆行数的增加郑青贮1号农艺性状指标叶长增大,叶宽和穗数减小,而豫青贮23的农艺性状指标变异正好相反;郑青贮1号套种两行拉巴豆时穗长最长达37.24 cm,而豫青贮23不套种拉巴豆时穗长最长达43.57 cm;变异分析中,两个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和穗数均是变异较大,达到17%以上;套种两行拉巴豆时的郑青贮1号收入最高可达29335.50元·hm-2,豫青贮23收入最高可达38664.76元·hm-2,豫青贮23的经济效益要显著优于郑青贮1号。  相似文献   
114.
经过对甘蔗品种的比较试验,选育出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5.
经过对甘蔗品种的比较试验,选育出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6.
以红麻品种中杂红318为实验材料,检测盐碱地红麻的生长特性。结果发现:在南疆阿拉尔地区,红麻生长表现为前慢,中快至高峰,步入均速期后,长速缓降至停止。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的株高、茎粗呈现出下降;其干茎、干皮和干骨产量同步增长,至30万株/hm2时,其产量分别为23.80、9.65和14.15 t/hm2,而后产量增长幅度逐渐减慢;高密度群体的皮骨比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7.
为探究盐胁迫对大麻遗传育种改良的影响,试验对盐胁迫条件下大麻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SSR位点标记的挖掘,并对大麻转录组数据中SSR位点标记、SSR位点信息和序列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4483条Unigene序列,序列总长87.31 Mb.筛选出27861个SSR位点,SSR标记的检出率为33.10%,...  相似文献   
118.
李德芳  谭石林 《中国麻作》1999,21(1):20-21,29
利用红麻种子特殊颜色低产材料SCS1与高产抗病新品种KB2,KB11回交两次,从后代中选育出种子特殊颜色SCS11-06-1,SCS11-09等六个品系用74-3和KB2作双重对照,其中SCS11-06-1,SCS11-9表现突出。三三重复产量对比试验中,比74-3分别增产35.4%和37.5%,达到或超过KB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9.
该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稳且不早衰;茎秆硬挺,株型紧凑;耐涝抗倒,抗病性强,适于在高肥条件下种植。其突出特点是生长快、植株高大粗壮、有效株数多、竿麻率低、生物产量高,表现为纤维产量和茎秆产量高;纤维品质好,韧皮含量高,适于纺织和造纸兼用;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