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41.
盐碱胁迫对水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苜蓿种质盐胁迫和碱胁迫抗性的快速评价方法,以水培陇东苜蓿幼苗为试验材料,模拟典型盐和碱胁迫环境,研究短期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处理对其幼根及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幼苗根长均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盐胁迫下,浓度为40mmol/L时根长最大,达6.3cm,为对照的2.02倍,差异显著(p0.05);碱胁迫下,浓度为5mmol/L时根长最长,达5.2cm,为对照的1.56倍,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期低浓度盐胁迫能刺激苜蓿幼苗根系的伸长,但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碱胁迫对早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较盐胁迫更为显著;盐胁迫及碱胁迫对幼苗株高的影响均弱于对根系伸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相关性状表现及稳定性。方法 在4个不同生态区,以新疆8个不同筋力春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小麦品质相关10个性状,利用Perten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按AACC39-10方法,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0个品质指标,分析新疆8个主栽春小麦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品质性状表现。结果 8个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14.28%、面筋度:31.21g/100 g、面团稳定时间:8.41 min、吸水率:58.53%、沉降值:31.27 mL、面粉出粉率:74.40%、最大拉伸阻力Rm:716.25EU、延伸度E:165.70mm、拉伸面积:119.33cm 2、容重:793.97g/L。参试强筋组4个品种10个品质性状中面粉出粉率、吸水率和容重3个性状平均表现低于中筋组,其余包括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度、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面积7个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都高于中筋组。强筋组参试品种新春26号、新春44号在4个不同生态区品质性状与稳定性表现较好,中筋组参试品种新春6号、新春40号在4个不同生态区品质性状与稳定性表现较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度、和吸水率3个品质性状强筋组基因型效应最大,中筋组环境效应最大;其余7个品质性状强筋、中筋组均表现环境效应最大。 结论 8个参试品种品质整体表现属中强筋水平。10个品质性状均受基因型、环境以及互作共同影响;不同筋力类型参试品种不同品质性状基因型、环境以及两者互作效应不同。不同参试品种同一品质性状稳定性存在差异,同一参试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稳定性也存在差异。中筋组新春6号、新春40号品质性状表现好且稳定性高,属春小麦育种核心亲本材料;强筋组新春26号、新春44号品质性状表现好且稳定性高,可用于新疆春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目前新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及干旱情况加剧的现实,加强超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当务之急.本课题选育出的优质超高产、多抗、杆强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成为新疆重点推广的品种.现介绍新春17号选育的技术方案、品种特性以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4.
超干及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东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测定室温贮藏与高温老化处理后不同含水量种子的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5.72%含水量的超干处理综合表现最优,该处理下室温贮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较对应CK(室温贮藏的未超干种子)高28.91%、30.02%和66.06%,可溶性糖含量、APX活性高22.85%、76.21%,而MDA含量仅为CK的50.15%,TTC相对减少量为CK的95%;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较对应CK(老化处理未超干种子)高26.31%、23.19%和67.09%,可溶性糖含量、APX活性分别高39%、115.27%,MDA含量仅为CK的52.32%,TTC相对减少量为CK的93.05%.说明5.72%种子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使苜蓿种子活力保持在较高状态,对苜蓿种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由省植保学会与省昆虫学会联合主持的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六届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古城开封召开。来自全省的24个分会(小组)的代表3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提交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6.
根据 GB/35 4 3.4- 1 995标准 ,在进行棉花种子发芽实验时棉花的初次计数时间为 4天 ,末次计数时间为 1 2天 ,对此很少有人提出异议 ,也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及文章 ,但是笔者通过多年的种子发芽实验观察 ,认为棉花种子发芽实验末次计数时间是否应为 1 2天值得讨论 ,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行研究。1材料和方法供试种子为在山东滨州市推广面积较大的鲁棉研 1 5、鲁棉研 1 6、山农丰抗棉 6号光子 ,对 3个品种分别采用当年制种田收获的头批种子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3个品种分别记为 A、B、C。实验中每个品种设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1 0 0粒种子…  相似文献   
47.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自1957年建所以来,至今已培育出棉花品种57个,均用“中棉所+序号”命名。“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具有高效、广适、兼抗或多抗的特性,分别适合我国不同棉区和不同耕作制度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上中棉所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近50%,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早熟性育种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麦棉产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粮棉争地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宜麦棉两熟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是…  相似文献   
48.
种子超干贮藏对中性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干燥法对陇东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干燥处理,并于室温下贮藏1年后进行盐胁迫沙培试验,以探明种子超干贮藏对植株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超干处理并贮藏后,种子出苗率提高53.33%~66.67%,60 d时植株叶片数提高14.02%~58.34%,根体积提高36.22%~194.22%,根长提高13.75%~18.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1.5%~36.81%,而MDA含量降至对照的18.09%~74.51%,各处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与种子含水量间规律性较弱,趋势不明显;轻度干燥处理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增加,而含水量的继续下降则降低了生物量;各处理植株的根系活力(4.59%含水量处理除外)和根瘤数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说明适度含水量的超干贮藏促进了中性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以及植株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强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并降低了其遭受逆境胁迫的程度,但对根瘤的产生并无促进作用甚至影响了其形成。  相似文献   
49.
苜蓿生育过程中植株体内内生根瘤菌的运移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苜蓿种子形成过程中根瘤菌在植株各部位的动态分布,探明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携带机理。[方法]取不同生育时期两个品种苜蓿植株的根、茎、叶、花、荚果、种子等部位,表面消毒后以稀释平板法对根瘤菌在苜蓿植株内的存在部位与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植株地下部分同时期根瘤菌数量比较:主根〈侧根〈毛根;不同时期主根和毛根根瘤菌数量:结荚期〉分枝期〉花期,侧根根瘤菌数量:分枝期〉花期〉结荚期;植株地上部分内生根瘤菌分布:茎部仅在分枝期和结荚期携带有少量根瘤菌(分别为155cfu/g,125cfu/g);分枝期内主要存在于花芽(9400cfu/g);现蕾期仅存在于子房壁组织(18cfu/5朵花蕾);花期少量存在于花粉(26cfu/5朵花)、受精胚珠(26cfu/50粒种子)、花托(15cfu/5朵花)和子房壁内(95cfu/5朵花);结荚期存在于荚果皮(3550cfu/5荚果)及幼嫩种子中(1135cfu/50粒);成熟种子的种皮内有大量分布(1435cfu/50粒),种胚及子叶内仅有少量分布(32cfu/50粒,22cfu/50粒)。[结论]内生根瘤菌在苜蓿植株地上部分各部位的分布有较大差异,且仅存在于与种子形成直接相关的部位。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玉米花粉对于春小麦单倍体胚的诱导效率及影响因素,获得稳定且高效的单倍体胚诱导方法,并应用于春小麦育种实践.[方法]使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玉米分别和不同春小麦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分别采用两种授粉方式和两种激素处理方式获得单倍体胚.[结果]三种不同基因型玉米与不同春小麦品种均可以获得单倍体胚,爆裂玉米得胚率最高(9.59;),重复授粉以及重复喷施激素均能够有效增加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得胚率.[结论]采用爆裂玉米为父本与春小麦进行远缘杂交,间隔24 h重复授粉及重复喷施激素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得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