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品种蒸腾速率和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的蒸腾速率、根系生长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棉花品种本身对蒸腾速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同一株棉花的叶序叶直接影响到其蒸腾速率.棉花的根系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在苗期,棉花大部分根系分布在0~40cm土层,大部分侧根的分布范围在0~20cm.同时,棉花根系特性还受到种植模式的影响,地膜覆盖能够促进棉花根系的生长,除此以外,根系生长特性还与棉花品种有关.在几个供试的棉花品种中,中棉所35的根系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02.
密度对棉花产量及棉铃内部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种中棉所75和常规种鲁棉研28为材料,从冠层、单株以及单铃内部几个不同层次深入研究了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显著影响棉花产量,且这种影响可追溯到单株,甚至单个棉铃内部的单个种子上。5.1万株和8.7万株·hm-2密度下皮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5万株·hm-2密度的产量。在该试验密度范围,随着密度增加,棉株上部果枝和外围果节的成铃率显著降低;铃重、单粒种子截面积和单铃内种子数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单粒种子上纤维质量与种子所处位置相关,在棉铃基部和中部其随密度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3.
长期以来,作物的营养诊断都是以实验室常规测定为基础,而传统的测试手段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等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可见光遥感技术,特别是可见光色彩分析技术.本文通过较全面系统地开展可见光光谱与棉花叶片氮素含量的关系研究,阐明棉花叶片的营养指标与可见光光谱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为今后运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无损测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2004年全国棉花品种和栽培技术分析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 2 0 0 4年棉花品种、种子以及种子产业化经营与栽培技术现状调查结果 ,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品种的合理布局 ,保护非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安全 ,遏制品种“多乱杂”的技术和措施 ,改进提升栽培技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利用 1 0年积累的栽培研究和生产示范资料 ,采用数据库、统计学和专家系统方法 ,对评估棉花生长状况和生长产量所需的农艺性状进行筛选 ,提出 CCGI的计算方法 ,确定采集的农艺指标 :5~ 6月单株真叶数 ,7月单株果节数 ,8~ 1 0月单株成铃数。结合样本概率水平、典型性和精确度原则 ,通过 2 0 0 3年的实践表明 ,CCGI可以用来表述全国棉花生长状况 ,评估棉花生长产量和预测趋势产量。  相似文献   
106.
试验以露地移栽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加拱棚2种增温处理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苗期内,不同的增温处理对叶绿素影响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于稳定的趋势,覆膜和覆膜加拱棚较露地移栽含量低,温度高有利于缓解棉苗的受胁迫程度;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07.
以小麦品种中育1123、棉花品种豫早棉9110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种植模式:棉花单作(MC)、小麦棉花套作(WIC)、麦后直播棉花(WDC),通过传感器检测灌溉前后地下10~110 cm土壤含水量来比较3种种植模式土壤水分空间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棉花苗期,灌溉前后的土壤水分变化量为0.000~0.125 m3/m3,WIC处理在地下10~30 cm处水分波动变化相对较小。棉花蕾期,灌溉前后的土壤水分变化量为0.000~0.180 m3/m3,其中WIC处理土壤水分变化达到最高,为0.180 m3/m3,WDC与MC处理土壤水分波动差异小。棉花花铃期,WIC和WDC处理地下30 cm处灌溉后的土壤水分差异维持在0.060~0.080 m3/m3之间,MC处理土壤水分在地下30~50 cm处发生聚集。棉花吐絮期土壤水分变化范围为0.190~0.320 m3/m3,表层土壤水...  相似文献   
108.
旨在研究南疆不同灌溉条件下无膜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以‘中棉619’为供试品种,南疆常规膜下滴灌模式为对照(CK),无膜棉田设置6次(wmm1)、8次(wmm2)、10次(wmm3)3个不同的灌水处理,开花前每个处理灌水量均为45 mm,开花后灌水量均为69 mm,wmm3最后一次灌水量为52.2 mm。结果表明:灌水次数较少的处理wmm1、wmm2,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wmm3及CK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CK与无膜处理相对湿润区域存在差异。初花期地膜覆盖保水效果明显,但是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以及灌水次数的增加,wmm3处理1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CK持平,5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wmm1处理除50~70 cm土层外,含水量下降速度最快、含量最低。盛花期前后各处理的耗水量差异显著,最大耗水量出现的日期差异显著,wmm3自开花后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可通过优化灌水量及次数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地统计学的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量化作物群体质量,和准确科学计算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 active radiation,PAR)空间分布,该文利用空间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不同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群体PAR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初期,PAR空间变化具有中度空间相关性,中后期,群体PAR空间变化具有高度空间相关性;在棉花生长初期,透光率呈深"V"字形,向两侧边逐渐减小,到了棉花生长中后期封行后,中上部呈浅"V"形,中下部基本呈线性递减;6个棉花群体生育期平均透射光率呈现二次方程曲线变化趋势,从整个生育期PAR截获率看,PAR截获率随密度增加,群体棉花生物量逐渐增加,但增速减小,而经济学产量到69000万株/hm2时开始下降。该文为标准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盆栽试验,保证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在等量施氮条件下,研究尿素、硫酸铵、硝酸钙3 种氮肥在播前、蕾期、初花期施用对棉花15N 回收率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棉花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3 个施肥时期单施尿素、硫酸铵籽棉产量显著优于单施硝酸钙,分别高15.3%、14.0%。不同种类氮肥组合硫酸铵+ 尿素+ 硝酸钙、硫酸铵+ 硝酸钙+ 硝酸钙籽棉产量最高,分别比单施尿素高10.5%、9.0%。基肥15N 回收率28.8% ~ 32.2%,硫酸铵> 尿素> 硝酸钙,蕾期追肥15N 回收率57.2% ~ 73.2%,硝酸钙> 尿素> 硫酸铵,初花期追肥15N 回收率71.8% ~ 82.7%,硝酸钙> 硫酸铵> 尿素。本试验条件下,硫酸铵基施,蕾期施用尿素或硝酸钙,初花期施用硝酸钙,增加了单株成铃数,获得了较高的籽棉产量和氮肥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