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4篇
  25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选用了32个栽培高粱品种、10个苏丹草品种及2个高粱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产生的68条DNA扩增片段中,52条(76.5%)具有多态性。2)高粱之间的相似系数从55%到95%;苏丹草之间的相似系数从52%到84%,因此选择的品种之间的多态性高,具有代表意义。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相似度很大,为89%以上,但通过RAPD标记能够将其区分。3)以0.66为阈值将44个品种分为10个类群。第1类群中全部为苏丹草;在2,3,4群中既有苏丹草也有高粱;5,6,7,8群中则全部为高粱。因此,使用RAPD分子标记进行聚类不能将高粱和苏丹草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72.
探索沟谷地貌空间分布与环境控制特征之间的联系并构建沟谷地貌准确提取模型,对大尺度范围沟谷提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工提取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沟谷地貌样本,结合不同时期的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和DEM数据,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确定黄土高原沟谷地貌提取最佳影像时期和最佳组合特征,基于最优模型参数,对比其与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沟谷提取模型效果,验证模型泛化能力。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沟谷提取的最佳影像时期为12月,最佳组合特征集为Red、Blue、H、SWIR1、PNT、Coastal、GLCM4和NIR;(2)3种方法提取测试区域的沟谷空间分布一致,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比较,随机森林模型提取效果最好,验证样区平均总体精度为80.48%,相较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提高4.00和8.63个百分比;(3)测试区域中,沟谷地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6.91%,且呈现西北至东南方向逐渐集中的特点。研究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高精度沟谷地貌识别研究中综合表现最佳,可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73.
鱼类目标检测对渔业精准养殖、生产自动化、资源调查及鱼行为的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快速准确地得到鱼类目标的位置和所属类别,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 v4模型的鱼类目标检测方法,在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损失项,改进的损失函数使真实框与相交框呈...  相似文献   
74.
真菌病害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为了研究水稻种子中真菌发生情况,对分离自水稻种子中的一株真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功能评价。在形态学鉴定基础上,以通用引物ITS1/ITS4对目标真菌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对比分析、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菌落培养特征、孢子形态特征观察,分离菌株S-51的形态特征与文献中雪霉叶枯病菌(Microdochium nivale)的描述极为相似;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目标真菌与雪霉叶枯病菌(M. nivale)相近,相似率为100%;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雪霉叶枯病菌株在同一条分支上,雪霉叶枯病菌M. nivaleM. musae的亲缘关系最近。利用ITS片段开展的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合形态特征,能够确定分离自水稻种子中的S-51菌株为雪霉叶枯病菌(M. nivale)。  相似文献   
75.
利用色差计检测了5种绿茶茶汤在40℃贮藏12 d的条件下色泽变化,并跟踪检测了其主要内含物成分变化,利用SPSS软件对各主要化学成分与色差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类EGCG、EC、C、GCG、ECG与茶汤色泽劣变显著相关,黄酮醇类化合物杨梅素半乳糖糖苷、杨梅素葡萄糖苷与L值、红绿度(a值)、a/b值均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6.
绿茶多酚提高壳聚糖包装膜的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开发新型的抗氧化活性包装材料,该文以壳聚糖/绿茶多酚构成的复合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甘油和聚乙二醇对壳聚糖膜物理、机械、抗氧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绿茶多酚前,壳聚糖甘油膜有着较低的水蒸汽透过系数和膨胀程度,其水蒸汽透过系数为8.84×10-11g/(m·s·Pa)。然而,聚乙二醇膜的抗拉强度和穿透力均高于甘油形成的膜。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应用质量分数40%的增塑剂导致11.7°和17.9°出现2个结晶峰,分别对应壳聚糖的水合结晶和无水结晶。加入绿茶多酚后,壳聚糖复合膜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5 min内达到83.9%。加入绿茶多酚显著降低了膜溶液的表观黏度,增加了膜的厚度、颜色和阻水性。从2种增塑剂的对比效果看,绿茶多酚对于甘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其断裂伸长率从42.02%急剧下降到9.19%,并且使膜的结晶结构从水合状态转变为非晶状态。但绿茶多酚对聚乙二醇膜的水蒸汽透过系数、膨胀程度和颜色影响较大。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这种差异与增塑剂中所含羟基的数量以及与绿茶多酚的配比有关。研究结果为绿茶多酚复合包装膜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根据1961-2017年气候要素资料,采用Hybrid模型估算河套平原日值太阳辐射,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K检验、小波分析、交叉小波等方法,分析河套平原地表太阳辐射变化特征,探究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 表明:(1)近57 a河套平原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年平均值为6030.83 MJ· m-2,以0.3 M...  相似文献   
78.
安徽省转基因大米情况普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转基因大米进行了定性检测,对安徽省转基因大米进行了普查评析,并就加强转基因大米的宣传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不同遮阴水平(0%、50%、70%、90%)对鼠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程度的加重,鼠尾草现蕾、开花的日期延后,开花持续的时间缩短。在开花期,随着遮阴度的增加,植株高度、花序长度、花梗长度降低,叶片长度、叶片宽增加,而整个植株、植株的地上部分及根系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减少。遮阴处理的叶片数与对照处理的没有显著差异。不遮阴有利于鼠尾草的生长和花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80.
立地因子对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立地潜力,对华北落叶松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调查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状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立地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而海拔对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有显著影响。华北落叶松在阴坡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分别比阳坡高8.3%和8.2%,华北落叶松在阴坡的生长表现要显著优于阳坡;坡下位的平均胸径比坡中位、坡上位分别高8.3%和7.7%,坡下位的平均树高比坡中位、坡上位分别高8.0%和10.2%,坡下位的华北落叶松生长表现要显著优于坡上位和坡中位,坡上位和坡中位的差异不显著;平坡的华北落叶松平均胸径分别比缓坡、斜坡高3.0%和10.6%,平坡和缓坡的平均树高分别高于斜坡11.3%和12.0%,平坡、缓坡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的差异均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斜坡;低海拔的平均胸径比中海拔和高海拔分别高2.0%和2.5%,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中海拔的平均树高比低海拔和高海拔的分别高1.3%和9.1%,中海拔和低海拔的平均树高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高海拔;厚土层的华北落叶松平均胸径分别比中土层、薄土层高8.6%和15.6%,厚土层的华北落叶松平均树高分别比中土层、薄土层高10.5%和28.0%,三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营造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应选择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海拔1 500m以下)阴坡的下坡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