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林修竹  李书魁 《茶叶》2019,45(2):100-10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茶产业为例,提出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可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科研成果丰硕、高级科技人才聚集、成果转化平台丰富等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和储备一批核心技术,建立多元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分阶段帮助培育实用新型农村专业人才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2.
抹茶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被作为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随着抹茶应用领域的扩大,现代抹茶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应用技术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梳理和总结抹茶生产技术的演变、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等产业现状,对比不同的抹茶标准,提出抹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素,以期为抹茶产业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祥华铁观音是安溪铁观音中独具特色的精品。茶树品种和种植环境是形成祥华铁观音茶质特征重要原因,但独特的加工技术,恪守传统制作方法是使祥华铁观音形成特有的"观音韵"的关键。本文介绍祥华铁观音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要点,并浅析祥华铁观音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4.
4月11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农业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新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1中国茶叶大会暨第五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浙江新昌县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5.
4月11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天姥论茶——首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县市长高峰论坛在浙江新昌县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区)的近30名茶叶主管县市长、全国茶叶主产区的200多名产业主管单位代表、品牌研究学者与茶届专家齐聚一堂,就我国茶叶区域品牌建设中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这是我国首次以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主题的县市长论坛。  相似文献   
16.
李书魁 《中国茶叶》2008,30(12):17-17
11月22日,“茶学泰斗庄晚芳诞辰100周年暨庄晚芳茶学基金会成立”仪式在杭州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倪明江、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等专家和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上海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学会的代表以及老领导原浙江省省长沈祖伦等,全国茶业界有关专家、庄晚芳先生的历届学生、  相似文献   
17.
刘智  张大明  李书魁 《中国茶叶》2019,(7):57-59,64
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茶产业作为改善县域经济的富民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介绍沅陵县茶叶产业现状,分析沅陵县茶产业与农户的不同利益联结机制,提出新形势下沅陵县茶产业促进精准扶贫的有效策略,以期对茶区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书魁 《中国茶叶》2010,(12):29-29
11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在福建安溪海西茶业基地举行。博览会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厅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各产茶大省、主要产茶区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海峡两岸参展商、经销商及日本客商近千人参加了当天的开幕式,多个投资超亿元项目负责人走上主席台与安溪县相关乡镇、工业园区负责人举行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史料中所载曾在宜红茶区盛极一时的“白茶”的来龙去脉,以及“白茶”在解放后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对武陵山宜红茶区开展了田野调查。文章记录了发现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城五河白茶(竹沥茶)及其制作工艺,解开了困惑宜红茶文史研究多年的难题,为武陵山宜红茶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才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例,分析农业科研院所在统筹推进学科、项目、平台、人才“四位一体”建设,强化三链一体布局的主要做法,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强化使命牵引的制度安排、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同融合、系统提升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条件平台支撑能力等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