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41.
松嫩平原西部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为了预测气候变量扰动引起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变化,该文以松嫩平原西部为研究区,运用FAO Penman-Montieh方程计算了34个站点1951~2001年的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并计算其对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后分析了敏感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参考作物蒸散发对相对湿度最为敏感,其次是气温,最后是风速和日照时数;5~9月,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呈单峰型分布,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分布,在7月份达到最低值,相对湿度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生长季气候变量敏感系数的空间差异性较大.日照时数、气温、风速等3个气候变量的敏感系数都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高值区,而相对湿度则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低值区,在研究区东北部形成高值区.  相似文献   
142.
流域生态需水的理论及计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生态需水是生态水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文分析了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进展,在辨识生态需水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该文认为广义的生态需水是在一定生态目标下,维持相应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总水量,而狭义的生态需水是一定的生态目标下,为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生态与环境功能所需要补充的径流性水资源量.生态需水研究涉及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该文重点探讨了河流、湿地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以及陆地植被(包含农田)生态需水理论研究现状,综述了个生态系统生态需水主要计算方法.生态需水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生态需水量化方法以及耦合方法研究,尤其是不同生态系统目标下生态需水量的分析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3.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美国是世界上第1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很好地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重功能,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标杆。我国自2015年首次建立三江源试点国家公园以来,迄今已有10个试点国家公园,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保护地体系中所存在的多头碎片化管理和过度开发利用等问题,实现了对国家公园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然而,由于我国国家公园覆盖面积广阔、保护对象和所涵盖的原有保护地类型多样、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因而在管理和保护上都将面临较大的挑战,急需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多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文中在总结美国国家公园在管理体系、法律、规划和解说、志愿服务体系以及公众参与机制5个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如何借鉴其成功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机制,以确保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4.
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玉米秸秆垛中越冬代亚洲玉米螟的调查数据分析,明确了吉林省中部地区(公主岭)越冬代玉米螟蛹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通过对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分析,明确了一、二代玉米螟卵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一代玉米螟卵的孵化率达90%以上,卵很少被寄生和捕食,一代幼虫化蛹率为89%~94%.二代玉米螟的田间整个落卵期卵粒赤眼蜂寄生率达70%,卵被捕食和脱落很少,在9月12日左右二代老龄幼虫占92.7%,未见二代幼虫化蛹.研究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螟已由每年发生1.5代转变为每年发生2代.并对导致世代数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5.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内和同一生态区内(吉林省中部地区)存在不同化性类型,一化性类型一般在8月中旬左右进入滞育,而二化性类型则继续发育.近年来亚洲玉米螟的化性研究表明,不同化性类型的滞育后发育历期、临界光周期和过冷却点均存在较大差异[1,2].进一步明确不同化性类型的差异,对于探讨亚洲玉米螟是否存在种下分化具有理论意义.因此,作者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发生的亚洲玉米螟一、二化性类型的有效积温和飞翔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6.
智利小植绥螨的人工繁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通过几年实验研究和不断技术改进,摸索出的一套智利小植绥螨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方法。从材料准备、原种繁殖、大量繁殖和产品保存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按照该方法和过程繁殖智利小植绥螨,完全能够得到合格的用于保护地害螨防治的智利小植绥螨产品。  相似文献   
147.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转录调控及其机制分析是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常规研究往往建立在细胞群体或者组织上,一般表现出的是细胞的综合反应,难以判断单个细胞的情况,而在肿瘤、疾病预防等方面都需要对少量或单个细胞进行研究,因此,单细胞研究技术必不可少。常规的基因组扩增技术难以消除内含子的影响,并且无法用来阐述某些类型或某些特殊单个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而转录组测序从RNA入手,将其反转录为cDNA后再进行大量扩增,可以完美地消除内含子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单细胞分离技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综述,并列举了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8.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由基因组发生重排而导致的异常,异常片段从50bp到数Mb不等,主要表现为基因组大片段的缺失,插入,重组以及多位点的复杂变异等。拷贝数变异为研究一些疾病的致病机理,家畜的重要经济性状以及动物的遗传育种等方面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拷贝数变异的基础知识和检测方法及其在牛,山羊和绵羊三种家畜生产中的研究现状,并且对CNV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思路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9.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nc RNA)及其调控机制被发现。一些研究表明nc RNA与动物育种工作紧密相关,对于提高畜禽产品产量与品质具有重大意义。根据nc RNA的组织特异性,研究人员对于家畜的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期进行检测并筛选了差异表达的nc RNA进行研究,以了解其与畜禽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就nc RNA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于动物育种的重要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0.
绵羊、山羊KAPs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KAPs基因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绵羊和山羊KAPs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