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5篇
  26篇
综合类   20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地质异常体边界识别是重磁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步骤。通过设置3种不同的理论重磁模型(地下单一地质异常体模型,地下两个规模相同但埋深不同的地质异常体模型,添加随机噪音的单一地质异常体模型),使用自行编制的重磁处理软件对垂向一阶导数法、解析信号法、总水平方向导数法、倾斜角法、Theta图法、归一化标准差法、解析信号倾斜角法、广义导数算子法、增强型倾斜角法、平面全张量倾斜角法以及改进二阶倾斜角法等11种地质异常体边界识别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对比。通过一系列正演计算,结合上述不同方法对噪音的敏感程度,研究得出了不同方法各自具有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应选择哪种或哪些方法。总体上看,总水平方向导数法、增强型倾斜角法和归一化标准差法3种方法,对地质异常体边界识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小麦豌豆套作6个处理和小麦单作2个处理,测定小麦产量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小麦豌豆套作相比小麦单作提高了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和小麦产量;到成熟期,小麦24粒、豌豆15粒套作处理(W2P3)各项指标的达到最大,其产量是3 181.38 kg/hm~2。从土壤养分和小麦理论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小麦越冬期和拔节期的土壤全氮含量、成熟期全磷含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与豌豆套作处理改善了土壤养分,从而提高了产量,且以W2P3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3.
为了筛选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最适培养基, 以提高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生长速度, 选取了3个菌落形态不同的转化子(ZHZ-1, ZHZ-2, ZHZ-3)进行培养试验?用6 mm打孔器打取菌饼, 将菌饼置于9种培养基上16℃避光培养?观察?测量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的菌丝生长情况?菌落直径等主要指标, 结果表明, 9种培养基中, 3种转化子都是在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 CM)上生长状况最好, 菌丝生长速度最快?ZHZ-1转化子在CM培养基上菌落圆形, 有褶皱, 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生长速度快?ZHZ-2转化子菌落圆形, 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生长速度快?ZHZ-3转化子菌落云纹状, 有褶皱, 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84.
2015—2016年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深松+旋耕(S+R)和旋耕(R)2个处理,研究了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分布及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疏松了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促进根系下扎,深松措施下先玉335和郑单958完熟期总根干重较旋耕处理分别提高了7.35%和9.25%,其中20~4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5.52%和24.07%,30 cm以下土层根条数和根幅明显增加。深松改善根系形态特征,增加了根系与氮素的接触机会,促进了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使单位重量根系氮素吸收量明显提高,吐丝前S+R处理的先玉335和郑单958单位重量根系氮素吸收量较R处理分别提高了11.22%和12.03%,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S+R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先玉335和郑单958较R处理分别提高6.11~6.40 kg·kg-1和7.17~7.51 kg·kg-1,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86~8.00 kg·kg-1和5.40~9.86 kg·kg-1,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3.73~35.66 kg·hm-1和27.85~36.61 kg·hm-1。与先玉335相比,郑单958对深松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八宝景天 (Hylotelephium spectabile) 是研究最多的修复Cd污染土壤的植物之一,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其修复效率以增加其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氮肥类型以及螯合剂对污染土壤上八宝景天Cd吸收转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强化八宝景天Cd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方法】  采用八宝景天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采自四川绵竹的潴育水稻土和广西阳朔的棕色石灰土,两个土壤Cd含量均超过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在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一致的条件下,设置生理中性的碳酸氢铵 (NH4HCO3)、生理酸性氯化铵 (NH4Cl)、生理碱性氨水 (NH3·H2O) 以及NH4HCO3配施壳聚糖4个处理。八宝景天生长20天后,测定根、茎、叶生物量和Cd含量,并测定了根际土壤pH、有效态Cd含量以及不同形态Cd含量。  【结果】  NH4Cl较NH4HCO3处理降低了两种土壤根际pH,提高了有效态Cd含量。NH4HCO3配施壳聚糖处理对根际土壤酸化效果强于NH4Cl处理,潴育水稻土和棕色石灰土两种土壤根际有效态Cd含量分别较NH4Cl处理提高18.6%和15.5%。此外,与施用NH4HCO3相比,NH4Cl提高了两种土壤水溶态和弱酸提取态Cd含量,而NH4HCO3配施壳聚糖处理虽使水溶态Cd含量增加,但由于壳聚糖与土壤中Cd形成稳定性较强的络合物,同时促进了八宝景天对弱酸提取态Cd的吸收,因此其根际弱酸提取态Cd含量无显著差异。NH4HCO3、NH4Cl和NH3·H2O 3种氮肥类型对八宝景天生长和Cd吸收转运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别,而NH4HCO3配施壳聚糖则使八宝景天生物量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29.6%~79.8%,同时NH4HCO3配施壳聚糖对八宝景天Cd吸收转运的促进作用受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和污染程度的影响,对棕色石灰土上八宝景天各部位Cd含量、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提高了16.0%~143.4%、45.8%~137.5%和25.3%~81.6%,而在潴育水稻土上促进作用均较小。  【结论】  在施氮量一致的情况下,施用生理酸性氮肥有利于促进八宝景天Cd吸收,肥料和壳聚糖配施可能是强化八宝景天Cd修复效率的有效措施。其强化效果在中性偏碱性土壤上好于在酸性土壤上。  相似文献   
86.
黄瓜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遮阳网模拟弱光条件, 调查18份黄瓜自交系苗期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黄瓜品系耐弱光性强弱。结果表明, 参试品系的13个指标在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因子分析将这些指标综合成5个主因子, 累计贡献率达85.62%。对旋转后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 供试品系可分为4类: 耐弱光材料M22、M43、Ma9; 较耐弱光材料M8、M11、M3、M4、M34; 弱光中度敏感材料M12、M21、M14、M2、Ma1、M28和弱光敏感材料M10、M44、M32、M36。经过弱光处理后耐弱光指数较大、光合速率降低幅度较小的品系耐弱光性强, 应结合耐弱光指数与光合、生长等因子综合进行黄瓜耐弱光性鉴定。  相似文献   
87.
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调控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为对象,集成上、中、下层水质调控技术,研究其对池塘水质氮、磷净化效果。通过设置对照组(Y1)、5%蕹菜+5%填料+泼藻组(Y2)、5%蕹菜+5%填料+不泼藻组(Y3)、10%蕹菜+5%填料+泼藻组(Y4)、10%蕹菜+5%填料+不泼藻组(Y5)、5%蕹菜+10%填料+泼藻组(Y6)、5%蕹菜+10%填料+不泼藻组(Y7),测定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叶绿素a、总氮(TN)、NH_3-N、NO~-_2-N、NO~-_3-N、总磷(TP)、PO■-P等水质指标,并进行环境、效益评估。水质处理效果最优为NO~-_3-N、NO~-_2-N,COD_(Mn)、NH_3-N、PO■-P处理效果也较好,后期(8—9月)TP明显升高,Y4、Y5水质净化效果好。Y1、Y5经济效益较好。集成上、中、下层水质调控技术可显著增强水质氮、磷去除效果,Y5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88.
对四种常见储粮害虫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死亡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45℃条件下对所有供试虫的杀灭效果都较差;在50℃条件下,在22 min时,供试虫校正死亡率达到100%;55℃时,8 min内供试虫全部死亡;60℃时,在4 min内供试虫校正死亡率100%;65℃时,2 min内供试虫全部死亡。以不同虫种进行分析,锈赤扁谷盗对高温最为敏感,谷蠹其次,锯谷盗和玉米象较耐高温。温度在55℃以上时,所有供试虫可在短时(8 min)内杀灭。  相似文献   
89.
以‘苏植1号’杂交结缕草为研究对象,‘兰引3号’结缕草为对照品种,采用沙培试验控水处理,根据叶片萎蔫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电解质外渗率和土壤含水量4个指标对‘苏植1号’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分析了两个品种的根系生长特性(根系干重、比根长)和干旱胁迫下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过程中,两个品种的叶片萎蔫度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相似,胁迫结束时,两个品种的叶片萎蔫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电解质外渗率和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苏植1号’整体抗旱表现与‘兰引3号’近似。同时,相对于‘兰引3号’而言,虽然‘苏植1号’的根系干重显著较小,但是较大的比根长和干旱胁迫中期较高的Fv/Fm值很可能使‘苏植1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较小的根系生物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其重要的抗旱机制。总体来看,‘苏植1号’与‘兰引3号’抗旱性相当,但两者具有不同的抗旱途径。  相似文献   
90.
以4份黄瓜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弱光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索黄瓜苗期耐弱光性鉴定的最适宜光照强度与最佳鉴定时期,同时对黄瓜苗期耐弱光性进行鉴定,并对黄瓜苗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植株干质量降低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黄瓜苗期与成株期耐弱光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mol·m~(-2)·s~(-1)弱光胁迫20d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弱光筛选的快速鉴定指标。成株期产量的降低率与植株干质量的降低率均能反映成株期品种间耐弱光性的差异。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的耐弱光性表现一致。W_(25)的耐弱光性较强,W_5的耐弱光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