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71篇
  58篇
综合类   434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以国产砜苯咪唑对60头自然感染多种寄生蠕虫的湖羊进行了驱虫试验。按2.5、5、10、20mg/kg的剂量,对捻转血矛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绵羊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绵羊斯氏线虫和扩张莫尼茨绦虫的驱虫率为100%;按20mg/kg的剂量对绵羊夏伯特线虫的驱虫效果达100%;按2.5mg/kg对野牛平腹吸虫的驱虫率为0%;按5、10、20mg/kg的剂量驱虫率为0%~83.5%,疗效不稳定;该药对细颈囊尾蚴和同盘类吸虫均无效。投药后24~72h粪中排出虫体最多。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推荐剂量为2.5~5mg/kg。  相似文献   
92.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随籽粒灌浆充实而不断上升,且其含量增加速率呈“慢—快—慢”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速率在花后25~30 d时达最大值,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增加速率高峰则出现在花后15~20 d;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在花后25~30 d时达峰值,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速率在花后20~25 d时达峰值。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随籽粒灌浆历程的推移呈“V”型曲线变化。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弱筋小麦、中筋小麦、强筋小麦,积累量顺序则相反。  相似文献   
93.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在氮素吸收、积累、运转与利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不同类型群体间植株含氮率互有高低,成熟期强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弱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低于普通群体。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间氮素阶段吸收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积累的高峰期均在拔节至开花期。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量生育前期低于普通群体,中、后期高于普通群体;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氮素积累量前期较高,中、后期互有高低;弱筋小麦各生育期优质高产群体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低于普通群体。优质高产群体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  相似文献   
94.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节水麦田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与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关键,合理配比施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7.29~21.25千克,五氧化二磷8.10~10.30千克,氧化钾4.77~8.68千克,并明确了不同条件下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5.
试验于1992年10月至1994年6月在江苏农学院作物水分测坑进行,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将地下水埋深分别控制在50,90,130,170cm,比较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30cm的小麦产量最高,其次为90cm和170cm,50cm的产量最低,从产量构成看,产量差异主要表现在每穗粒数和粒重两个方面;花后干物质生产以130cm最高,根系活力也以130cm最强。  相似文献   
96.
双梯度超薄胶PAGE分离DNA及其银染与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浓度梯度超薄胶PAGE分离DDRT-PCR扩增产物表明,在30cm长的凝胶板上能清晰分辨长度仅差1bp的DNA,清楚地显示100多条分离谱带,并可直接从银染PAGE胶中回收DNA谱带。简便节省,是基因表达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描述了淮北棉区的棉花枯、黄萎病发生为害情况、症状类型特点、病原,分析其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
苏中地区小麦籽粒和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在江苏省苏中地区7个县(市)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低3种不同施药水平田块.对小麦籽粒和土壤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和土壤有机磷农药检出率分别为95.2%和100%.农药残留现象比较普遍;中等毒性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在苏中地区普遍存在;小麦籽粒中7种有机磷农药平均浓度均不超标.对建立无公害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体系有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以中筋小麦扬麦10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拔节与孕穗肥施用比例对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上,增加拔节期氮肥施用比例,产量提高,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下降,氮素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运转效率(氮收获指数)均较低,氮素生产效率、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中等;拔节肥和孕穗肥二次施用有利于产量和品质协调,氮素生产效率、农学效率、吸收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但氮素利用效率最低,氮素生理效率和运转效率中等。在土壤肥力中等、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以基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2∶1∶1较为适宜,在土壤后期供肥能力较高、施氮量为150kg·hm-2条件下,则以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10∶2∶1~2∶6~7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0.
本针对离散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