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本研究以典型的籼粳交(春江 06/台中本地1号)F1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考察了该群体及其双亲的株高、穗颈长、倒三节节间长及节粗.结果表明,株高与穗颈长和各节间长,以及各节间长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各节间长与节间粗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所考察的性状在DH群体中均表现为连续的分布,且有一定数量的超亲...  相似文献   
62.
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56份水稻材料的人工老化指数和自然老化指数研究表明,水稻人工老化技术能较好地与种子的自然老化吻合,其相关系数达0.8992**的极显著水平;水稻休眠特性和耐储藏特性是受2种不同的机制影响.人工老化技术可替代自然老化而应用于水稻耐储藏种质的筛选与育种改良.  相似文献   
63.
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基因被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4.
水稻引种是快速、高效地发展水稻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水稻的生产和育种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品种的地区间交流加强,引种工作非常活跃,但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农技人员大量流失,部分非专业人员盲目引种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绝产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5.
稻米垩白三维切面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DH群体为材料,采用视频显微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从横切面、侧面和腹面3个层面对127个DH株系的垩白大小进行了立体分析;并结合该群体业已构建的染色体图谱检测控制垩白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对横切面的分析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8、11和12染色体上的RZ617~G2132、ATT42B~RG98和CT462~RG574标记区间内。对侧面的分析也检测到3个QTLs,其LOD值的最高峰位点与横切面分析完全一致。对腹面的分析检测到3个QTLs, 分别位于第8、11和12染色体上的GA376~CT195、RZ638~RG304和CT462~RG574标记区间内,其加性效应来源与横切面和腹面分析的一致。3个切面的有关QTL的LOD值的分布峰区和最高峰位点的一致或相互覆盖也表明,应用视频显微扫描技术分析稻米垩白任一切面的数据均可定位控制垩白大小的QTL。  相似文献   
66.
水稻扭曲叶突变体rtll是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梗稻品种日本晴获得的.在苗期,该突变体的叶片就表现出皱缩和扭曲状.将该突变体分别与籼稻品种台中本地l号和浙辐802进行配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混合分离法,找到了位F第4染色体上的紧密连锁SSR标记RM1155,通过新发展的多态性STS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STS标记T1591和SSR标记RM1359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48和0.96 cM.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倒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本文从水稻的植株形态,茎秆的组织结构以及茎秆的生化特征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水稻倒伏的相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8.
转基因与常规杂交相结合改良水稻耐盐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将CMO、BADH、mtlD、gutD和SAMDC基因以单价或双价的形式导入水稻常规品种中,再结合常规杂交育种,选育5价强耐盐性的转基因水稻植株。1~5价9类组合的水稻品系,经PCR分子检测,在转基因后代中多价目的基因聚合,遗传稳定,且分子检测与田间耐盐性的表现一致。转基因植株在盐碱地中能正常生长,拓展了水稻常规品种耐盐性。并已获得耐0.5%~1.0%NaCl的T秀水11——品3、品6和品7等9份优良株系或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69.
CecropinB与Xa21基因共表达提高转基因水稻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CecropinB与Xa21这两种不同抗病途径的基因单独或共表达后的田间抗白叶枯病表现,利用农杆菌转化技术,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单独和共表达后的植株。利用PCR等分子鉴定技术,证明这两个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Xa21和CecropinB均能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且Xa21的抗病性较CecropinB明显。Xa21和CecropinB基因共表达后的植株的抗病性比单基因的更强,说明将不同抗性机制的基因共表达,可以在育种上利用以提高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70.
水稻突变体的创制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水稻突变体的创制与遗传分析、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包括1698个水稻突变体/基因的分类和已公布的30个图位克隆的水稻基因。并提出了利用水稻突变体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