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试验结果表明,在陕西渭北旱原土壤中施入氮、磷、钾肥料,对小麦的产量皆有极显著效应,锌肥也有显著效应,钙肥和硼肥的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陕西渭北旱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降水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效应,在抽穗期降水对小麦产量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23.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下冬小麦田间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耕作处理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传统耕作、免耕、秸秆深松覆盖、高留茬深松覆盖四种处理,以免耕条件下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秸秆深松覆盖、高留茬深松覆盖是控制冬小麦田间杂革滋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使冬小麦田间杂草种类与各杂草相对丰度均发生变化,各处理间Shannon多样性指教(H')和Mamc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造成各处理间生态环境、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不同,各种杂草的生长因而受其不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4.
在盆栽试验中,使用差的缓冲沙土比较Subclover,Medics,Serradela,Biserrula和Woolyclover固氮的酸化潜力,植物生长7、9、11周后,这些豆科牧草的酸化率,地上部分44~145cmol/kg种间变化非常大.Subclover和Serradela比Woolyclover和Medics表现较大的酸化能力,而Biserula酸化能力最低,酸化率在地上部不仅与过量阳离子和钙浓度有关,而且与灰碱有关.因此,地上部分总钙,过量阳离子和灰碱含量为土壤产生总的H+提供了好的指示.  相似文献   
25.
在渭北旱原合阳县,对机播条件下.采用免耕秸秆粉碎覆盖(Ⅰ)、免耕秸秆覆盖(Ⅱ)、深松秸秆粉碎覆盖(Ⅲ)、免耕高留茬覆盖(Ⅳ)、深松高留茬覆盖(Ⅴ)5种保护性耕作方式进行了连续4a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怍具有明显的保水增产增收效果,免耕高留茬覆盖和深松高留茬覆盖增产最为显著,分别比传统耕作增产37.5%和34.9%,免耕(深松)高留茬覆盖还具有省工节能,用养结合的特点,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6.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水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在渭北旱原合阳县,对机播条件下,采用免耕秸秆粉碎覆盖( )、免耕秸秆覆盖( )、深松秸秆粉碎覆盖( )、免耕高留茬覆盖( )、深松高留茬覆盖( )5种保护性耕作方式进行了连续4a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保水增产增收效果,免耕高留茬覆盖和深松高留茬覆盖增产最为显著,分别比传统耕作增产37.5%和34.9%,免耕(深松)高留茬覆盖还具有省工节能,用养结合的特点,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7.
豆科植物施磷对土壤酸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9个豆科植物为供试材料,测定在缺磷的砂土上施用Ca(H2PO4)2对9种植物产酸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upinusalbus,lupinuslutens和Biserrulapelecinus对增施磷肥的需求量比Ciceraritimum,Viciafaba,Medicagopolymorpha,Ornithopussativus和Trifoliumsubterraneun低,而Lupinusangustifolius需求量最高.当增施磷肥,使其达到适度水平时,比酸度有所增加,但进一步增施磷肥则使植株产酸量减少.在几种豆类植物中,C.arietinum产酸量最高,B.pelecinus最低.比酸度与过量阳离子、灰碱、钙和镁等浓度有关.在不考虑施磷和植物种类的情况下,植物产酸总量与植株地上部分过量阳离子总量恰好一致;在施磷量不同的情况下,豆科植物产酸量主要由其吸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差异决定.  相似文献   
28.
不同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原冬小麦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使渭北旱原各地小麦病害加重,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笔者研究通过不同保护性耕作及降雨量对冬小麦病害,根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条锈病(Pucciniastriiformis West)、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散黑穗病[Ustalago tritici(Pers)Jens]和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麦根病、条锈病和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有传播和加重的趋势,高留茬深松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发病率最高,在降雨量多的年份小麦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高于干旱年份,并能增加小麦根际的细菌总量,引起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而且对小麦纹枯病有抑制或控制作用,但对白粉病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9.
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交互作用与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研究了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及耦合模型,结果表明:①氮、磷、水对冬小麦的增产顺序为水>氮>磷;②氮磷和氮水的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型,氮、磷、水都为李比希限制因素;磷、水交互作用为拮抗型,磷、水为拮抗限制因素;当氮、磷、水同时投入时,磷水拮抗型转变为协同作用型,磷、水也变为李比希限制因素;③水分对目标产量的校正模型为:y=-30.652±0.9966WB,y=-16.502+0.875WR,y=-113.2975+0.6041WT;④水分对施肥量的校正模型为:X1(N)=0.7956+0.4728X3,X2(P2O5)=0.4679+0.2169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