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476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广两优476在生育前期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同时模拟了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即N 190.9 kg/hm2,P2O5 90.0 kg/hm2,K2O 150.0 kg/hm2时,产量可达9651.5~9810.8 kg/hm2.  相似文献   
52.
润丰香占是以虾稻1号、华润2号和R825杂交选育的优质常规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香味浓郁、食味口感好,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较好。针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认为该品种适合多种栽培方式,栽培上应适时播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同时控氮增钾,提高抗倒性。  相似文献   
53.
水稻花器官发育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研究单子叶植物发育生物学理想的模式植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水稻花器官发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介绍了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的发展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MADS-box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概述,最后详细阐述了控制水稻花器官发育的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理;针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水稻生产中出现的颖壳畸形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稻培两优98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培两优986是用培矮64S和自选恢复系丰986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丰986是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供体材料,以扬稻6号作为轮回亲本,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育成的恢复系.培两优986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性较强.阐述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香稻恢复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选育香稻恢复系,以广东香稻品种美香占为香味基因供体,以自育抗性恢复系丰986和R476为受体,通过比较编码BAD2(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的fgr基因序列和9311序列设计功能性STS标记Aro,并在回交和复交的分离世代利用Aro标记开展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同时使用氢氧化钾法对香味基因纯合的单株的香味性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Aro标记在香稻育种过程中选择效率达到100%,最终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并具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香型恢复系C349和C354.分别利用C349、C354和两系不育系广占63S、Y58S配组.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水平上含有香味基因的恢复系C349和C354与广占63S配制组合的单株粒重分别达到41.30 g、42.60 g;与Y58S配制组合的单株粒重分别为38.02 g、41. 89 g,均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的产量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56.
E两优莹丝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E农1S为母本、长粒莹丝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Oryza sativa L.)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21—2022年湖北省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迟熟中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2022年生产试验,表现出产量高、抗性较好、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23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230031)。介绍了该水稻品种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主要的特征特性、产量、抗性和品质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7.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3个杂交稻组合及其相应亲本的核DNA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随机引物和1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可对供试材料进行真伪和纯度鉴定,该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每人每天可测定180份样品,适用于杂交稻种子的商业化鉴定。  相似文献   
58.
E两优1453是用两系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5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9.
60.
根据RNAi表达载体的设计原则,以TWH基因为靶基因,将长度253 bp目的片段通过正反两个方向插入表达载体pR1301中,构建RNAi表达载体pR1301-TWH.通过根癌农杆菌EHA 105介导法将其导入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获得34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为进一步深入研究TWH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