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25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析共和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全县土地面积为1725挖7km2境内平均海拔3200m。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气候干燥.大风日数多.年平均温度为23℃.  相似文献   
82.
分别采用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靛蓝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法和培养液法等五种方法对白皮松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试验,其结果表明:常用的I2-KI染色法和靛蓝染色法并不适用于白皮松的测定;培养液法虽然结果可靠,但比较耗时;而TTC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快速准确,是用于白皮松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3.
徐慧  刘宝勇 《园林科技》2010,(2):14-14,37
根据香水花(Heliotropium arborescens)的生物学特性和武汉地区的气候特点,摸索总结出香水花的扦插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使这种具有香化、绿化、美化功效的上佳植物材料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美国黑核桃及杂交黑核桃作砧木所表现的差异,筛选出核桃优良砧木,本研究调查了各参试品种(系)的一年生嫁接苗嫩枝扦插成活率及嫁接成活率情况;调查嫁接上九核桃的各参试品种(系)7年生嫁接树结果后的生长情况、果实经济指标及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杂交黑核桃优系1、优系3作为砧木综合性状最好;魁核桃的各性状表现优良;优系2无性系化成本高,不适合大量生产;北加州黑核桃病虫害相对较多;东部黑核桃各性状综合排名较低。  相似文献   
85.
对苦苣苔科植物光照度适应性进行研究,以提高苦苣苔盆栽花卉品质,并推动其在园林中的合理配置应用。测定蚂蝗七、牛耳朵、银色鹿角、纤细半蒴苣苔、革叶粗筒苣苔、吊石苣苔、粉绿异裂苣苔7种苦苣苔科植物在不同遮光情况下的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观察其生长量。综合分析比较表明,7种苦苣苔科植物都有较强的耐阴性,在光照度为2 000~8 000 lx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对光照度的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吊石苣苔、粉绿异裂苣苔、银色鹿角、革叶粗筒苣苔、蚂蝗七、纤细半蒴苣苔、牛耳朵。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以杨小舟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在全国数省大面积暴发,许多地区组织了防治,多因没能准确掌握防治指标或防效差,仍造成重大灾害。为此,笔者经过连续3年试验观察校正,测定了南阳市六年生欧美107杨杨小舟蛾各世代防治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应用分析,以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7.
食品挤压加工技术,是指物料经预处理(粉碎、调湿、混合等)后,通过机械作用迫使其通过一个专门的模具孔,形成一定形状和组织状态的产品.该技术不仅减化了谷物食品的加工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而且丰富了谷物食品的花色品种,改善了产品的组织状态和口感,提高了产品质量,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88.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吕晓  徐慧  李丽  赵雲泰 《土壤》2012,44(2):203-207
改良治理盐碱地、促进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是基于生态适宜性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目标,通过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获取盐碱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维持与提高。通过回顾盐碱地农业利用的研究进展发现,尽管相关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系统的盐碱地资源调查监测缺乏、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对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可持续性、改良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决策可持续性分别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开展科学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对促进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盐碱地及其改良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孔涛  张德胜  徐慧  王力华 《土壤》2014,46(4):581-588
盐碱地由于土壤质量差、作物产量低,在全球分布广泛,已成为土壤退化中的世界性难题,土壤微生物可作为评价盐碱地土壤质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盐碱地及其改良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土壤酶活性特征,微生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盐碱地改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用分子生态学手段研究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的进展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未来应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90.
聚类分析在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体现和落实。为了对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评价指标为依据,选取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江苏省沿海地区3个地市的20个行政单元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分区结果及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将该区域分为4类:优化发展区,包括南通、连云港和盐城3个市区;滨海潜力区,包括如东县、大丰市和东台市;重点发展区,包括海安县、启东县、如皋县、通州市、海门市;一般发展区,包括以上区域以外的9个县级单位。根据各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了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基于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土地利用分区对于指导区域土地开发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