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71.
为鉴定新疆不同品种春小麦的耐旱性,筛选耐旱关键性指标并建立可靠的耐旱性数学评价模型,以16个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干旱胁迫和充分灌溉两个条件下,测定全生育期15个相关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春小麦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灌浆初期叶绿素含量(SPAD1)和灌浆中期冠层温度(CT)显著升高,其他指标不同程度降低。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和品种对春小麦的各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等单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得到6个主成分,可反映原耐旱指标信息的82.292%;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到不同品种小麦耐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6个品种聚类为4种耐旱类型,其中强耐旱型3个、中耐旱型10个、弱耐旱型2个、旱敏感型1个。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SPAD1、成熟期干物质量(DM3)、千粒重(TKW)的回归方程D=-2.258+1.299DM3+1.148SPAD3+0.475TKW,方程决定系数R2=0.962,P=0.0001,表明DM3SPAD3TKW可作为耐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利用回归方程可以进行春小麦品种耐旱性的快速鉴定和预测。  相似文献   
72.
多用途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新春2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春26号(原代号12-3)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1996年以优质强筋小麦新春9号为母本、超高产品种新春6号为父本,杂交当代用60Co γ射线辐照后,经多代单株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多用途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3.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监测铵态氮水平对不同pH土壤溶液的影响,结合对香橙砧木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阐述柑橘对铵态氮的响应过程,为酸性土壤中柑橘氮素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试验为双因素设计,主处理为2种土壤,副处理为5个铵态氮水平。以酸性黄壤和石灰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选用香橙砧木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0(A0)、50(A50)、100(A100)、200(A200)、400 mg·kg-1(A400)5个铵态氮水平,研究施铵态氮水平对土壤溶液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变化及对柑橘生长、根系形态及活力、氮素吸收代谢、抗氧化酶系统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石灰性土壤相比,酸性土壤硝化过程减缓,其土壤溶液中铵态氮浓度和铵硝比在试验30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与A0处理相比,A400处理的柑橘根长降低13%,且根系活力与铵态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含量与铵态氮水平呈正相关,并激发了氧化应激反应,尤其增加了叶片POD酶活性。与石灰性土壤相比,酸性土壤中柑橘总氮积累降低17.6%,但叶片和根系中铵硝比分别升高了27.2%和61.1%。聚类分析表明,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柑橘...  相似文献   
75.
西南紫色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探求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寻求合理评价西南紫色土区域土壤综合肥力的方法。 【方法】 本研究以7年的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不施肥对照 (CK)、化肥优化施用 (OP)、在化肥优化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 (MF)、在化肥优化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100%化肥氮 (OM) 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不同施肥处理下蔬菜和玉米的平均产量均表现为MF处理最大。在蔬菜季,MF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相比OP和OM处理,榨菜分别增产27.8%和16.0%,大白菜分别增产28.6%和8.7%;在玉米季,MF处理的产量最大,为9907 kg/hm2,显著高于OP和OM处理,分别增产1199 kg/hm2和1273 kg/hm2。通过分析土壤单项肥力指标与作物产量的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与作物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对紫色土土壤肥力贡献大,是表征紫色土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用3种评价方法计算的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 (IFI) 均表现为OM > MF > OP > CK,施用有机肥处理 (MF和OM) 处理IFI值要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处理。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作物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但3种评价方法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相关系数法 (0.5292) > 内梅罗指数法 (0.5252) > 因子分析法 (0.5130),表明相关系数法比内梅罗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更可靠。 【结论】 在蔬菜?玉米轮作体系下,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从3种评价方法的精确性来看,相关系数法比内梅罗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更可靠,在实践中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76.
德国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产业化导致动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田地里粪肥的排放量不仅大量增加,且有扩散的趋势,从而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而且对未来生产的发展均造成了很大的风险。研究介绍了德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情况,并以奥登博堡-明斯特兰德为例,对农业产业化中动物的粪肥排放风险进行识别,给出了降低农业产业化中的粪肥排放风险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7.
探究消费级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水稻氮营养监测建模精确度和普适度的影响,对于实现区域水稻氮营养精确管理与应用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别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遮镇(供试品种:云粳37)与重庆市北碚区(供试品种:极优6 135)2个试验点设置不同氮水平田间试验,利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无人机于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采集水稻冠层多光谱图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水稻植株冠层氮含量(canopy nitrogen content,CNC)并计算地上部氮累积量(plant nitrogen accumulation,PNA);分别利用植被指数、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对单一试验点、单品种和不同试验点、多品种水稻建立氮营养监测模型并探究模型的迁移能力。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模型精度较高(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或近红外归一化植被指数NNVI,R2为0.68~0.88),而分蘖...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方法是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简便易行。我们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梨树的优化推荐施肥,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在河北省保定市伍仁桥镇开展了3年 (2017—2019年) 田间实验,供试黄冠梨 (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var. Huangguan) 采用养分专家推荐施肥 (Nutrient Expert,NE)、农户习惯施肥 (farmers’ practice,FP) 和当地农技部门测土配方推荐施肥 (soil test,ST) 3种施肥技术,研究黄冠梨叶片和果实氮磷钾养分含量、果实产量、主要品质指标、肥料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及经济收益的变化。   【结果】   供试黄冠梨3年平均氮、磷和钾施肥量NE施肥处理与FP施肥处理相比分别降低35.96%、28.8%和57.92%。与FP施肥处理相比,NE施肥处理下叶片中的氮、磷含量3年平均分别增加了8%、26%,果实中的氮、磷、钾含量3年平均分别增加了26%、68%和18%。NE施肥处理梨果3年平均最高产量和产值分别为45.80 t/hm2和18.61万元/hm2,NE施肥处理的果实产量3年比FP与ST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5.56%~26.91%和10.24%~15.23%;NE施肥处理3年经济效益比FP与ST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7%~29%和11%~16%。与FP施肥处理相比,NE施肥处理3年果实中的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和固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27%和10%;与ST施肥处理相比,NE施肥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了21%。而其它果实品质如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在3个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FP施肥处理相比,虽然NE处理施肥量有所降低,而氮、磷、钾肥的3年平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3.76、19.95、24.07 kg/kg和36.52、42.21、76.81 kg/kg。   【结论】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养分专家推荐施肥能够显著提高梨果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证明该优化施肥方案适用于河北省梨树生产。但是在推荐方案中能否以部分有机肥替代无机肥,以及是否能长期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9.
新春23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2001年从墨西哥同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的小麦种质(KAM.BARA1).经过2002~2003年两年试种,于2003年冬季到海南和云南扩繁,2004~2005年进入自治区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80.
土耳其萨班哲大学植物营养学家Ismail Cakmak教授指出:“虽然镁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在世界范围内,镁是一个‘被遗忘的元素’。”在中国,80%的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土壤交换性镁<90mg/kg),因此琯溪蜜柚、赣南脐橙、广西砂糖橘等主产区的代表性柑橘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缺镁症状。解困中国柑橘产业迫在眉睫!镁肥补施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