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农田杂草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具有顽强的适应性。杂草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养分,使土壤肥力无效地被消耗,减少了土壤对农作物水分养分的供应。同时,杂草占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空间,降低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影响光合作用,抑制作物生长。杂草还使田间郁蔽,给害虫产卵繁殖提供  相似文献   
12.
笔者多年从事初三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更新理念,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教学体会到,要提高英语复习效果,取得好成绩,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2~2004年在山西太原、清徐和临汾就旱地小麦喷施绿色抗旱剂增产效应和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DR 1、2、5号试剂在各生育时期喷施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其中以GDR 5号试剂喷施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GDR 2号,再次为GDR 1号。从各试剂喷施次数看,2次优于1次,以起身喷 挑旗喷效果最好。生物学效应试验表明:三叶期和起身期喷施处理的株高、主茎叶龄、单株分蘖和单株次生根明显优于对照。该项研究为旱地冬小麦应用生长调节剂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2000~2005年,在山西临汾就地黄品种选育目标及不同品种的产量效应、生物学效应及商品性状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晋南地区地黄品种选育目标的4个基本性状;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出苗率、生长叶片数、单株结薯块数分别最大相差12.5%,11.7片,1.5块;不同品种的鲜重和干重产量存在差异,临地0011较温85品种(CK)鲜重增产11.5%,干重增产17.4%;成熟期4个品种的鲜块商品等级构成存在差异,A+B级品和A级品分别最大相差18.8%和27.0%;不同品种的折干率最大相差4.1%,参试品种的不同品级的折干率均表现为A>B>C>D。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Griffing方法 ,分析粒叶比、叶面积及穗粒数的遗传特性 ,结果表明 :三性状的遗传均由基因效应控制 ,遗传决定度在 89%以上 ,不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 ;粒叶比属显性遗传 ,加性基因效应为0 ,应从其相关性状进行选择 ;叶面积的狭义遗传力较高 ,可作为选择高粒叶比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夏季天气炎热,蛋鸡腹泻是生产中常见的难题,主要发生于高峰期之前的鸡群,产蛋率下降10%~20%.该病为非传染性腹泻,夏季高温高湿利于细菌大量孳生繁殖,生理、饲料、病理等因素,均能引起产蛋鸡发生顽固性腹泻. 1 临床表现 鸡群精神状况、采食量基本正常.表现暴饮,水样稀便,呈暗黑色、绿色或黄白色;鸡舍内不断听到"哗哗"或"扑哧"的稀水样粪便排泄声,其中有未消化的饲料,有时带有粘液及脱落的肠黏膜.重者羽毛逆立,鸡冠发白,腿爪干燥、粗糙,精神萎靡,呆立不动.8%鸡没有开产,产蛋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白壳蛋、沙壳蛋增多,长达4个月,死亡率不高;单纯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当时可减轻症状,一旦停药就会反复,如此反复长时间腹泻致使肠黏膜部分脱落,肠壁变薄,大量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即排泄,造成饲料的浪费、降低蛋的品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 提高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 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其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雨产流带覆盖面积与种植带面积比例为1:1.5和1:1的种植方式平均产量均较对照(露地种植)显著增产, 1:1.5、1:1和露地种植的播种行距分别以11.3 cm、15 cm和15 cm具有较好的增产效应; 1:1.5和1:1种植方式在拔节期的个体生物学性状株高、单株分蘖和单株绿叶数优于露地栽培; 1:1.5、1:1和露地栽培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9.8 kg·mm-1·hm-2、17.4 kg·mm-1·hm-2、14.3 kg·mm-1·hm-2.该项研究同时明确了不同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在各生育时段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冬小麦—绿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8和2019年2个年度,以安绿07-2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种植密度8万、12万、16万和20万株/hm2,研究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绿豆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均呈增加趋势,而主茎分枝数、千粒重则逐渐降低。当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和16万株/hm2时,绿豆的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在20万株/hm2时出现下降趋势。绿豆茎秆和籽粒对氮、钾元素的吸收累积高于磷。此外,随着绿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综合绿豆产量和冬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在晋南绿豆—冬小麦一年两熟区适宜的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16万株/hm2,可以起到绿豆经济效益与土壤肥力综合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膜下软管滴灌的优点 1.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棚室内膜下软管滴灌比地面沟灌降低空气湿度10%以上,植株发病晚、病害轻。 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滴灌采用大垄覆膜栽培,土壤不板结,养分不流失,通透性好,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对养份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播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主要包括开沟和划行装置,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可较传统人工开沟提高功效4~6倍,并克服了已有进口机具试验开沟播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3年10余种作物应用效果良好,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低,且灵活轻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