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9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谱唑是从25种内吸性杀菌剂经温室试验筛选出的最佳防锈剂。本文是在此基础上,与目前生产上较理想的防锈药剂三唑酮(粉锈宁)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的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供试药剂:10%特谱唑可湿性粉剂,由南开大学元素所提供;20%三唑酮乳油(建湖农药厂提供,供温室试验)和25%可湿性粉剂(供田间试验)。用药量均按有效成份计算。 (一)温室试验 小麦品种为5389,菌种采自本所温室的病株的小麦叶锈菌。盆栽小麦,每处理3盆,  相似文献   
2.
1985年4至6月到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山东及北京市等冬、春麦区采集小麦黄矮病的病株标样110份,在温室利用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Sg)、麦长管蚜Sitobion(Macrosi phum)avenae(Ma)、禾缢管蚜(R. padi)(Rp)和玉米蚜(R. maidis)(Rm)等4种蚜虫进行传毒比较,以了解小麦黄矮病毒株系类型的变化。测定方法详见本刊1984年第6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采自我国内蒙古丰镇县13个春小麦病株标样进行4种蚜虫连续传毒比较,不同温度饲毒和接种试验,薄膜饲毒,2种蚜虫成若蚜传毒比较和血清学酶标试验等,明确我国内蒙古丰镇县小麦黄矮病毒株系为由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效传播的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对于这个株系,禾缢管蚜与玉米蚜是不能传播的。这种株系在我国冬麦区春麦区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粉锈宁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每666.6m~28克用药量对各类型感病小麦品种的效应是有显著差异的,对慢锈品种和前期中感,但抽穗后有抗性的品种均可控制为害,而对极感品种则未能控制产量损失;等比系列用药量对各类型感病品种的效应也是有明显差异的,在 ED_(50)和 ED_(95)(克/666.6m~2)平均值上,极感品种为9.38和74.85,高感品种为4.53和25.43,中感品种为3.62和20.96,慢锈品种为1.82和15.30。根据这一结果,模拟出各类型感病品种大田防治的每666.6m~2适宜用药量,高感品种9—12克,中感品种7—9克,慢锈品种4—6克,并经实践证明,这一剂量标准是可行的。拌种对压低各类型感病品种的成株期病情也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类型品种流行速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特谱唑防治小麦锈病毒理与应用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室内测定结果,特谱唑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用灌土法施药的效果可与叶面喷雾法相比拟,但基本上是向上传导。此药具有很强的治疗和铲除作用,在病菌潜育期施药,可控制到不发病,最多只显退绿斑;在退绿期施药,可使病菌夏孢子堆变成褐色小点,孢子粉极少,但对夏孢子的萌发影响则弱。此药剂比三唑酮毒力强,其毒力指数(三唑酮为100)都在900以上,即达到 EC_(50)和 EC_(95)所需的剂量,前者只需后者的11%以下,特别是保护作用突出。据田间试验结果,此药剂的用药量比三唑酮少,如控制条锈病为害所需的剂量只要三唑酮的三分之一。防治条锈病的用药量一般以45—47g/ha(有效成分)为合适;用药期以病叶率5%—10%、小麦处于旗叶伸长期为宜;施药次数以上述的合适剂量和适期喷施1次即可控制整个成株期条锈病为害,收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特谱唑与粉锈宁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目前生产上靠粉锈宁防治,但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药性。据国外报道,特谱唑对白粉病特效,因此我们对此药进行了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ebricius)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为害小麦,是小麦黄矮病的主要传毒介体之一。它主要以孤雌胎生繁殖,其有性世代在我国未见报道。 我们在河南新乡观察了麦长管蚜的有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硼量对油菜叶片中不同形态硼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硼量对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叶片中水溶性硼和全硼含量的影响,并对以水溶性硼代替全硼作为植株营养诊断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当施硼量达到5.1 kg/11m^2,油菜苗期、抽薹期的生物产量以及子粒产量均下降,但叶片中的全硼和水溶性硼含量仍随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叶片的全硼含量虽然与施硼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是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特别是过量差异过小,很难用于营养诊断。水溶性硼含量与施硼量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苗期未完全展开叶片和完全展开叶片的水溶性硼含量可以较敏感地反应油菜的硼营养差异,因此,可以用作硼的营养诊断方法,但是水溶性硼的诊断临界指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长期不施磷与施磷黑土对外源磷的吸附–解吸特征,为黑土区磷素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供试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始于1990年。2018年选择其中不施肥(CK),施氮钾肥(NK),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有机肥(NPK+M) 4个处理小区,采集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采用恒温平衡法测定了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并由此计算得到磷最大吸附量(Qm)、吸附亲和力常数(KQ)、最大缓冲容量(MBC)、磷吸附饱和度(DPS)、最大解吸量(Dm)和解吸率(Dr)。  【结果】  随着平衡溶液中磷浓度的增加,磷的吸附量与解吸量均呈先快速增加后逐渐趋于平衡的过程。与不施磷处理(CK和NK)土壤相比,施磷处理(NPK、NPK+M)减少了磷的吸附量,增加了磷的解吸量。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处理在0—60 cm剖面上的Qm和MBC值分别降低了4.94%~63.46%和15.90%~75.18%,Dr值增加了8.52%~474.0%,以NPK+M处理变化量最大。施磷处理比不施磷处理在0—60 cm土壤剖面上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34.40%~145.5%和12.77%~50.07%,游离态铁铝氧化物(Fed+Ald)含量降低了5.14%~11.35%。冗余分析表明,不施磷处理土壤的有机质、Fed+Ald和全磷,以及施磷处理中的Fed+Ald、络合态铁铝氧化物(Fep+Alp)、pH和有机质是影响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的主要土壤因子,分别解释了不施磷和施磷处理全部变异的77.59%和90.62%。土壤有效磷(Olsen-P)与磷吸附饱和度(DPS)相关关系表明,所研究的黑土DPS环境界限值为8%左右,NPK+M处理中3个土层的DPSM-P值(由Mehlich-3 浸提的磷、铁和铝计算)为7.77%~25.96%,DPSO-P值(由Olsen-P和Qm计算)为17.24%~24.75%,均高于此环境界限值,具有磷素流失的风险。  【结论】  长期施磷降低了黑土对外源磷的吸附量,增加了磷解吸量。长期不施磷肥,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主要受有机质、游离态铁铝氧化物的影响。而长期施肥,特别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处理,土壤中游离态和络合态铁铝氧化物、有机质及pH是影响磷吸附解吸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