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转Bt基因中早熟抗虫棉——中棉所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31(KC-2)是用中棉所16和转Bt基因种质系110杂交,经连续加代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合麦棉套种的中早熟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2.
近几年来 ,我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 ,已成功地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构建的双价 ( Bt Cp TI)抗虫基因导入中棉所 1 9、中棉所2 3、中棉所 35等系列优质、丰产的棉花品种中 ,并在 1 997年得到一批抗虫性比较稳定的新材料。1 998年 ,我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抗虫转化课题组将这些抗虫棉原始材料移交给我所中熟棉育种课题组进行性状改良和提高 ,以便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棉新品种 (或品系 )。中熟棉育种课题组综合利用系统选育、杂交转育、南繁加代、田间罩笼鉴定与室内生测鉴定相结…  相似文献   
53.
中棉所30关键栽培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棉所 30与同类常规棉在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上的明显不同 ,1 997~ 1 998年我们进行了关键配套技术探索。1 中棉所 30的生长发育规律1 .1 苗期生长较缓慢由于中棉所 30子叶和真叶偏小 ,叶色较深 ,茎秆较细弱 ,植株吸收养分的加速率峰值比同类常规棉品种晚 7天以上 ,表现苗期生长较缓慢 ,1 998年在 5叶期调查 ,中棉所 30单株鲜重平均 4.37g,干重平均 0 .73g,干鲜重比为 1 6.7%,而中棉所 1 6鲜重和干重分别为 5.0 4 g和 0 .86g,干鲜重比为1 7.0 6%,而此时根系生长并不缓慢 ,侧根总数和干重均与中棉所 1 6相当 ,说明棉株自然地上部…  相似文献   
54.
一、禽病流行特点 1,疾病种类明显增多且危害严重 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的疫病有70-80种.其中造成损失最大的是传染病.约占禽病种类的75%以上。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禽病导致家禽的死亡率高达20%,经济损失达百亿元。  相似文献   
55.
<正>规模化养殖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和促进了养禽科学的发展。但在生产实践中,疾病问题仍十分突出。为了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障规模养殖业的顺利  相似文献   
56.
中棉所14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中棉所143在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中棉所143生育期13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6.9个,铃重6.2 g,衣分43.5%,霜前花率82.6%,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Ⅰ型品种要求;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7.8 kg、155.4 kg、149.6 kg。  相似文献   
57.
中棉所 43(中 2 2 30 - 35 )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 ,亲本组合为石远 32 1×5 71 6,1 994年配置杂交组合 ,2 0 0 0 - 2 0 0 2年参加河南省春播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2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春播品种生产试验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中棉所 43生育期 1 33天 ,比对照中棉所 41早熟 1天 ,属于中早熟棉品种 ,株高 94cm,植株塔形 ,叶片中等偏小 ,叶色淡绿 ,出苗快 ,前中期长势强健 ,结铃性强 ,铃长卵圆形 ,单铃重 5 .2 g,衣分 39.6% ,子指1 0 .9g,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纤维洁白 ,有丝光。2产量表现2 0 0 0— 2…  相似文献   
58.
为挖掘棉花籽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棉花籽指差异较大的陶小铃和大桃棉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F2群体的籽指进行调查,选取具有极端籽指的植株构建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混池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3个与棉花籽指相关的区域,分别位于A07染色体42.6~91.6 Mbp,A13染色体2.2~5.3 Mbp,D10染色体7.1~8.3 Mbp。3个区域的Δ(SNP-index)峰值区段共包含142个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棉花籽指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