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棉花第14染色体分子标记连锁群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置换系CSB14Sh与TM-1产生F2分离群体,以SSR标记构建连锁图对置换系进行分子鉴定。利用从覆盖全基因组的3800对引物筛选出的15对多态性引物对群体进行扩增,产生23个分子标记位点。其中,21个分子标记进入了同1个连锁群。通过与前人的分子图谱比较,把该连锁群定位在第14染色体上。表明TM-1与CSB14Sh在第14条染色体上有差异,而在其它染色体上没有差异。再结合染色体置换系构建的过程,可以认为CSB14Sh确实为第14条染色体短臂的置换系。  相似文献   
42.
2003年吉林省某经济动物养殖基地饲养的珍珠鸡,发生了以呼吸困难、哮喘、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珍珠鸡巴氏杆菌病,同时采取了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氯霉素和蒽诺沙星对珍珠鸡巴氏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中熟常规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100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中棉所100的特征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4.
澳大利亚棉花生产情况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澳大利亚棉花国际竞争力强的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江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组成考察小组,考察了澳大利亚棉花主产区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该棉区光热资源充足,灌溉便利,不覆盖地膜,一地一个品种,全程机械化植棉,技术服务到位;棉花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一致性好,无“三丝”等杂物污染;纤维检测完备,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检测结果得到国际认可;棉花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通过协会或合作组织等将公司、加工厂与农场主联接,形成产业运营平台,分工明确,渠道顺畅,利益共享,造就了其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考察结果为我国棉花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阔叶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的自然抗虫种质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棉花自身的特异形态、结构和生化物质抵御害虫危害的特性称为自然抗虫性 ,该领域的研究和利用开始于 2 0世纪初。迄今为止 ,国内外发现和利用的棉花生化抗虫物质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 ,是复杂的分支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 ,主要有萜烯类、黄酮类和单宁类化合物 ,第一类包括棉酚和X因子 ,其对棉铃虫的抗虫作用已被证实 ;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比较复杂 ,主要有棉花色素糖苷、斛皮酮糖苷、斛皮素 ( quercetin)、芸香苷(rutin)等数十种 ,其对棉铃虫等昆虫幼虫生长发育有双重影响 ,即低浓度刺激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 ,此外Waage等认为黄酮类对棉铃…  相似文献   
46.
中棉所 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8年通过了全国、山东、河南审定 ,该品种高抗棉铃虫 ,早熟丰产 ,农艺性状好 ,适应性强。为了探讨其连作、间作高效模式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 1 999年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引进中棉所 30原原种 ,在郑州市郊进行试验。1连作模式苞菜—棉花连作模式 ,苞菜元月 2 6日移栽并加盖地膜 ,密度为每公顷 7.2万株。4月 2 0日成熟。棉花 5月 1 7日播种 ,密度为每公顷 5.6万株。2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沙壤土 ,肥力均匀一致 ;采用大田对比法排列 ,1 0行区 ,小区面积 42 m2 ,行…  相似文献   
47.
<正>在肉用鸡、笼养蛋鸡饲养过程中,常发生腿软、跛行、麻痹、不愿走动、腿爪变形和瘫痪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原因较为复杂,多数为某种疾病中的一种临床症状,或者是某种疾病中的一种表征,极少数属独立性的疾病。鸡群发生运动障碍后直接影响鸡群整齐性和生产性,提高了死亡率,降低了经济效益。本文将鸡运动障碍病因和特征性鉴别,及防治办法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8.
 以TM-1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B22sh和TM-1杂交,构建了包含104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利用74对具有多态性位点的引物进行检测,构建了包含61个多态性位点,长度为76.93 cM的遗传图谱,平均标记间距离1.26 cM。利用此遗传图谱结合重组自交系群体4个环境下的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共定位出12个QTLs,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2.45%~21.11%;在1,2,3,4个环境中同时检测到的QTLs分别有9,1,1,1个。而利用4个环境平均值进行联合分析定位出个4个QTLs,纤维长度和纤维整齐度的QTLs均为2个,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14.37%~19.97%,并且纤维长度和整齐度的QTL在相同的位置。多环境下检测到的QTL可能对标记辅助选择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中棉所77(原中杂40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母本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具有产量高、抗虫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父本春抗1号为自育的优质、抗病新材料。该杂交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并获得农业部转基因安全生产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178号),201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16)。  相似文献   
50.
转Bt基因中早熟抗虫棉——中棉所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31(KC-2)是用中棉所16和转Bt基因种质系110杂交,经连续加代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合麦棉套种的中早熟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