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冬小麦不同施氮处理颜色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SI颜色模型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冬小麦群体数字图像的颜色特征,分析其与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孕穗至灌浆期前冬小麦群体的色调值H与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冬小麦群体色调值H的动态变化看,当生育前期监测到H由峰值开始下降时,可判断进入抽穗期,而生育后期H出现迅速下降时则表明冬小麦群体开始进入灌浆成熟期,数字图像的颜色特征能够反映冬小麦的生育进程;孕穗-开花期间H可以较好的反映作物产量,并建立了H值与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之间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82.
优质高产梨新品种‘川花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花梨’是由‘金花梨’芽变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梨新品种。果皮黄色,果肉白色,平均单果质量450 g,果实风味甜,微香,果肉质地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2.8%,全糖10.01%,可滴定酸0.11%,维生素C含量27.12 μg · g-1,果实可食率88%。具有早果、高产稳产、果大质优、耐贮、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在四川雅安8月底果实成熟,比‘金花梨’提前15 d左右。适合白梨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3.
腐植酸有机肥在蔬菜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腐植酸有机肥在蔬菜生长发育、增强蔬菜抗逆性、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蔬菜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为进一步推广腐植酸有机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4.
腐植酸有机肥对菜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对菜豆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菜豆产量,其在菜豆上的最佳施用量为450~675 kg/hm2。腐植酸有机肥可有效改善菜豆品质,主要表现为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VC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85.
试验以辽粘3号糯高粱品种为材料,在海南地区采用莠去津+氯吡嘧磺隆混合液除草剂对10%、14%、18%和22%土壤含水量下的出苗率、伤苗率、幼苗干物质积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10%、14%和18%下除草剂处理对出苗影响相对较小,伤苗率相对较低;14%和18%土壤水分含量下高粱幼苗干物重差异较小,而10%土壤水分条件下除草剂处理比CK干物质积累差异明显增大;除草剂处理比CK的差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加大;22%土壤水分含量下除草剂处理比CK的差异明显大于其它3个水分处理。莠去津+氯吡嘧磺隆混合液除草剂在沙壤土10%、14%和18%土壤含水量下可安全使用,而当土壤水分含量达到22%时应适当降低除草剂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86.
A3、A4细胞质对甜高粱产量及其重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杂种优势利用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前提,通过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而实现的,也是不育化育种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试验对可诱导高粱雄性不育的细胞质A1、A2、A3、A4开展甜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对于提高杂交高粱产量、品质、种子纯度,拓宽种质资源利用范围,实现异质高粱杂交种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为解决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主产区因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不合理施用而导致的耕层浅、犁底层坚硬、蓄水保肥能力偏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连续4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即春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量粉碎深翻(20 cm)还田,秸秆还田量年平均为16 365.43 kg/hm2,形成秸秆还田1~4年4个年限处理(HT1~HT4),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研究秸秆还田年限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2年处理(HT2),拔节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吐丝期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秸秆还田4年处理(HT4),拔节期和吐丝期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CK。(2)秸秆还田1~4年处理,吐丝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逐年提高,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3)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效果明显,提高了春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土壤酶活性,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究生物改良剂在修复水稻镉污染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早稻品种株优819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其修复水稻镉污染能力和促生能力进行评价。共设置2个试验点,每个试点3个试验组,分别为常规施肥组、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常规施肥+生物改良剂600 kg/hm~2组,测定各组中水稻的株高、茎粗、叶宽、根粗、主根长、单株次生根数量、各小区单收单打测产、稻米中的镉含量和秸秆中的镉含量,对比各试验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改良剂后,水稻的株高、茎粗、叶宽、主根长、根粗和单株次生根数量相比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和常规施肥组均有显著提升。在产量上,相比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和常规施肥组,施用生物改良剂后分别增加了6.33%~7.59%和7.71%~7.81%。同时,施用生物改良剂还能有效降低水稻植株和稻米中的镉含量,相比于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和常规施肥组,稻米中的镉含量分别下降30.43%~36.00%,水稻秸秆中的镉含量分别下降32.80%~35.80%。综上所述,施用生物改良剂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水稻植株及稻米中的镉含量,修复水稻镉污染。  相似文献   
89.
基于TCMGIS的北苍术产地适宜性分析和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对311个北苍术野生标本地理分布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北苍术适宜产地空间分布状况,寻找适宜北苍术生长特性的区域。结果表明,北苍术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温暖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北部,生态相似系数100%区域分布在28个省区的1 185个县市,适宜产区面积总和为1 055 632.4 km~2,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省区。研究结果对北苍术的野生资源保护、人工引种栽培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遗传学家和育种家可以通过体外培养而获得无性体细胞变异,在细胞水平上选择所希望的性状,诱发细胞的突变和单倍体加倍等。尽管大多数禾谷类作物的细胞培养或愈伤组织培养容易进行,但在这些培养中,植株的再生却是困难的(Vasil,1988)。在高粱等禾谷类作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