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该研究旨在明确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并为发掘具有优异品质性状的材料提供参考。以170份自育高代品系,以及1份栽培品种周麦18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对小麦籽粒水分、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以及容重进行检测分析,并对6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平均值为12.64%;粗蛋白质含量变幅为9.62%~17.21%;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1.29%~36.52%;沉降值变幅为11.13~41.82 mL;硬度变幅为49.46%~75.06%;容重变幅为758.18~849.45 g/L。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容重与水分含量、硬度与沉降值、容重与粗蛋白含量、容重与湿面筋含量、容重与沉降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沉降值与水分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水分含量、沉降值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与粗蛋白含量、沉降值与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群Ⅰ包含7个品系,类群Ⅱ包含19个品系,类群Ⅲ包含41个品系,类群Ⅳ包含79个品系,聚为类群Ⅴ包含24个品系。该研究为选育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2.
为筛选出适合在干旱地种植的制干型辣椒品种,立足高原夏菜天水地区半干旱山区光热优势,以航椒4号为对照,开展制干型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品种特性、产量及抗病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线1715、天椒23号、航椒4号(CK)产量居前3位,综合抗病性和果实特性,均被评定为适宜品种;英潮红2号产量居第4位,早熟,结合微辣品种特性和低节位、抗倒伏性好,被评定为适宜品种;丰收线椒和长虹H1疫病抗性为高抗,早熟,均被评定为较适宜的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243.
以前期分离筛选获得的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DTP-03为研究对象,将其制备成贝莱斯芽孢杆菌微胶囊菌剂,并通过随机质心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微胶囊的制备条件:海藻酸钠浓度为2.05%,氯化钙浓度为1.90%,壳聚糖浓度为0.85%,菌液:海藻酸钠为1∶2.5,经测定其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9.0%以上。贝莱斯芽孢杆菌DTP-03微胶囊的稳定性试验表明,在不添加任何保护剂的条件下35 d后,贝莱斯芽孢杆菌活菌数的保存率为79.91%。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DTP-03微胶囊菌剂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达76.00%,相比于未包膜的菌体,应用后防效提升了18.75%,表明微胶囊包膜技术能提升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防效果,为今后贝莱斯芽孢杆菌微胶囊菌剂的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244.
<正>塑料大棚是设施生产中简易实用的栽培设施,是利用竹木、钢材等材料,覆盖塑料薄膜形成一定的拱棚结构,在甘肃省武山县得到大面积应用。主要用于生产越冬茬水萝卜、韭菜,早春和秋延茬番茄、辣椒、蒜苗、莴笋、甘蓝等。水萝卜是十字花科萝卜属萝卜中春夏萝卜的俗称,为2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20~35cm,直根肉质,圆锥形,根茎上红下白。本县塑料大棚种植水萝卜一般分为越冬茬和早春茬,以越冬茬为主。2020年武山县水萝卜被认定为绿色A级食品,成为十分走俏的产品。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全县种植水萝卜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3 500 kg、亩收入稳定在1.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笔者根据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武山县塑料大棚水萝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5.
不同除草剂处理下高粱出苗及光合物质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莠去津、金都尔、2,4 D丁酯和乙草胺4种除草剂单剂及复配剂对辽杂10号高梁出苗、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处理,莠去津、金都尔、2,4 D丁酯和乙草胺用量分别在 6 750、1 050、900和750 mL/hm以下时,对高粱出苗影响较小且除草效果较好;5叶期莠去津、乙草胺和2,4 D 丁酯复配组合为X15(3 750 mL/hm +600 mL/hm+750 mL/hm),莠去津、2,4 D丁酯和金都尔复配组合为X20(4 500 mL/hm+975 mL/hm+675 mL/hm),可保证较高的出苗率和相对较低的伤苗率,且在除草种类和数量上较单一除草剂具有优势。苗后处理,在杂草可控的前提下,建议5叶期以后进行喷施。本试验表明,幼苗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为乙草胺>(莠去津+ 2,4 D丁酯+乙草胺)>(莠去津+2,4 D丁酯+金都尔)>金都尔>2,4 D丁酯>莠去津。净光合速率下降是导致高梁较高伤苗率的重要原因,不同药剂处理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趋势与幼苗对除草剂敏感程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246.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连续4 a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结构、春玉米根系指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秸秆还田4 a后,≥0.25 mm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显著(P<0.05)增大了8.81%、12.61%、20.35%,团聚体稳定指数、团聚体不稳定系数分别显著增大了38.09%和6.85百分点,团聚体破坏率显著减小了8.49%,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了0.2 g·cm-3,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53、9.92、13.05百分点,耕层(0~20 cm)春玉米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产量显著提高24.58%。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改变了春玉米旱地的土壤结构状况,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通透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了春玉米根系的生长环境,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47.
张志鹏 《河北农机》2023,(17):142-14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越发重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和维护效果。因此,本文将从施工建设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适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佳实践方法。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将为农民提供更加可靠的水资源支持,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8.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粮模式,以理想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为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NRC(1998)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同时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的需要。与传统日粮相比,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提高蛋白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文章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氮排泄、肠道菌群、肉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9.
250.
为探究低蛋白质(LP)日粮不同氨基酸(AA)平衡模式对藏香猪生产性能、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健康藏香猪36头,按照平均体重接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栏,每个栏4头猪,分别饲喂藏香猪肉氨基酸比例日粮(TPM组)、中国NYT 2004地方猪氨基酸比例日粮(NYT组)、美国NRC 2012猪营养氨基酸比例日粮(NRC组)。结果表明:(1)NYT组、NRC组的末体重较TPM组分别提高35.60%、46.92%(P <0.05),平均日增重较TPM组分别提高74.77%、98.45%(P <0.05),平均日采食量较TPM组分别提高8.19%、22.72%(P <0.05),料重比较TPM组分别降低37.64%、38.15%(P <0.05)。(2)NYT组、NRC组的胴体重较TPM组分别提高54.40%、94.97%(P <0.05),眼肌面积较TPM组分别提高78.70%、118.70%(P <0.05),屠宰率较TPM组分别提高13.81%、30.51%(P <0.05)。(3)NRC组熟肉率较TPM组提高7.75%,肉色b降低2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