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1.
北京市公园事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本文仅就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公园的定义、公园的分类、北京公园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北京公园体系的建设目标等专题展开的讨论进行了纪实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32.
33.
选取徐州地区广玉兰叶片为材料,在人工低温胁迫条件下,探讨其细胞质膜相对透性、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其抗寒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广玉兰细胞质膜相对透性随温度下降而呈"S"型曲线变化,与温度成负相关;不同温度处理下SOD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且与温度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4.
张亚红 《中国园艺文摘》2012,(11):75-75,134
针对极端气候的不断发生,结合长治市园林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分析气候变暖对园林植物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35.
36.
宁夏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越冬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北方传统埋土方式和其他不同埋土方式下葡萄根部及藤蔓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保温效果,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冬季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下保温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土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膜的保温效果最好,翌年葡萄品质、产量最佳,产量高出传统埋土方式30%。2)传统埋土方式下葡萄冻害依然存在,虽埋土带下根部受冻较轻,但埋土区域外的侧根严重受冻。3)土覆EVA膜为推荐使用的北方冬季埋土越冬方式,其他推荐的方式依次是土覆聚氯乙烯(PVC)膜、土覆聚乙烯(PE)膜、PVC膜覆土及沟埋。  相似文献   
37.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然引起科研资金的使用效果及收益核算发生变化,为了能使科研资金迅速有效地使用,要求科研单位内部创建一个资金管理与会计服务为一体的会计服务体系,集中资金管理、强化内部监督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财务中心正是这一客观要求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8.
黄瓜衰老过程中,叶片外部性状与内在生理代谢密切相连.通过对博耐13号B型(博耐13-b)黄瓜叶片衰老过程中细胞膜透性、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研究,表明博耐13-b型黄瓜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的降解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下降较慢;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生长期间不同叶位叶片功能期的长短不同,表明博耐13-b叶片衰老速度慢,绿叶面积持续期长,对提高黄瓜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黄瓜根系土壤水分分布及生长的影响,构建合理的日光温室滴灌技术体系。【方法】 以黄瓜品种黄乳4号为材料,在滴灌条件下设置1d(D1)、3d(D2)、5d(D3)3个灌水频率和W1(150 m3/667 m2)、W2(200 m3/667 m2)、W3(250 m3/667 m2)3个灌水量的田间试验,在生育期内测定黄瓜各项生长指标。【结果】 全生育期中,黄瓜耗水呈现初瓜期少,盛瓜期大,末瓜期少的规律;黄瓜株高、叶面积、果实干物质和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均呈现增加趋势,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黄瓜产量在D3W3处理下达到最大,为11 380.1 kg/667 m2;灌溉水利用效率则随灌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随灌水频率的增加逐渐降低,在D3W1处达最高,为67.21 kg/m3。黄瓜品质除可溶性固形物、果长、果径外,其他均随灌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中水灌溉时达最大。【结论】 D3W2(5d,200 m3/667 m2) 处理得分最高,表现为高产优质,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最佳滴灌频率和灌水量。  相似文献   
40.
“嘉育21”是嘉兴市农科院和余姚市种子站协作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早籼品种。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25)。我市于1999年冬在海南繁育,2000年试种、示范,至2005年累计示范面积10900亩。2000-2005年因长粒型早籼谷价格下降,“瘫育21”仅作农户自用口粮种植,每年面积2000亩左右。经我市试种示范及农户反映.该品种苗期耐寒性好,插后起发快,抗病力强。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据消费者反映,“嘉育21”米质是目前早籼优质米中口味最好、市场最畅销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