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灌丛沙堆土壤养分研究的最新进展,阐明了灌丛沙堆的"沃岛"效应、变化特征、空间异质性以及不同类型灌丛沙堆养分变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2.
根据达州苎麻生产现状和苎麻品种的特性,提出优质苎麻种源繁育及推广的五点措施制定原种繁育与推广工作重点、科学制定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种源繁育技术路线等.  相似文献   
193.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194.
四川达州市苎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州为全国第2大苎麻产区,苎麻生产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影响苎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5.
丹参与玉米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合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新型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该区域土地、光能、空气、水肥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检测,采收的丹参中丹参酮Ⅱ 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609%,丹酚酸B 的含量为6.5%,均高于药典规定的含量,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该高效栽培技术年均种植纯收益73980 元/hm2,远高于目前该区域主要种植模式小麦- 玉米种植的收益,可以在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6.
火龙果花富含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本文采用复合酶-超声波辅助提取火龙果花黄酮,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火龙果花黄酮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8∶1(mL/g),乙醇体积分数80%,酶解时间63 min,火龙果花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0.28%;当浓度为1.2 mg/mL时,火龙果花黄酮对ABTS+·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45.65%和39.67%,说明火龙果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此研究能为火龙果花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生姜苗期形态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生姜耐涝机理研究及抗涝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生姜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山东大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贵州小黄姜、凤头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TR),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淹水胁迫下各生姜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生姜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 SOD和POD活性在竹根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 CAT活性在山东大姜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 PAL活性在竹根姜和凤头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淹水后5个品种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升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5个品种生姜的耐涝性排序依次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综合评价值 (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茎粗与D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姜通过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抵御氧化损伤。5个品种中山东大姜耐涝性最强,竹根姜耐涝性最差。株高、茎粗和叶片MDA含量可作为生姜耐涝品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8.
为探究不同混播的人工草地建植初期对黑土滩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三种混播组合,分别是上繁草组合(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SF),下繁草组合(冷地早熟禾(Poa araratic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XF),上繁草+下繁草组合(垂穗披碱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星星草,SFXF),研究人工草地建植后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筛选出最佳恢复组合。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建植显著增加植物地上生物量(P<0.05),但降低了植物多样性(P<0.05);人工草地建植改善了土壤性质和养分条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P<0.05)和土壤硝态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土壤0~20 cm的铵态氮含量(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种人工草地建植组合进行分析排序,得出SFXF为最优恢复组合。  相似文献   
199.
加强杂交苎麻制种高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杂交苎麻制种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以达州市为例,从苎麻亲本繁育、田间管理、科学花期调控、加强后期病虫害防治、强化制种地的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0.
为探讨高寒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本研究以不同海拔的典型高寒草甸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在中海拔梯度处物种最丰富,生产力最高;除pH、土壤容重外,土壤环境其他因子含量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中海拔处值最高;物种Margalef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水分、速效磷和铵态氮,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下的环境差异对研究区内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措施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