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文心兰多倍体诱导及其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类原球茎薄切片为外植体,用秋水仙素对离体薄切片再生类原球茎过程进行多倍体诱导,建立文心兰多倍体离体化学诱变技术体系。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不同诱变时间内对离体薄切片类原球茎形成及苗再生的诱变效应,比较了二倍体和多倍体试管苗的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结构特征,并对多倍体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文心兰离体薄切片类原球茎的形成及其再生苗产生较大影响,较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较长时间时,形成类原球茎的薄切片比率及再生苗数减少明显,但多倍体形成的比率相对较高;多倍体苗叶片厚实、紧凑、植株较矮;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气孔结构与二倍体存在一定差异,细胞核明显较大,染色体加倍成功。  相似文献   
22.
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低浓度秋水仙素在甜叶菊试管苗茎段再生苗初期进行长时间持续处理,以探讨低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甜叶菊多倍体的优势及适合长时间诱导甜叶菊的秋水仙素浓度,简化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技术环节。结果表明:0.025%的秋水仙素浓度适合于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的持续诱变,直至试管苗再生而无需清洗外植体和更换培养基,简化了诱导技术环节,提高了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效率;多倍体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为叶片大而厚实、开花延迟、花蕾较大等特征。旨在建立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3.
蝴蝶兰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广荣  张子学  张从宇  胡能兵 《种子》2006,25(12):20-23
以蝴蝶兰试管苗茎尖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原球茎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NAA与6-BA的不同浓度组合中,以1/2MS+NAA2.0mg/L+6-BA4.0mg/L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65%;在NAA与Ad的不同浓度组合中,以1/2MS+NAA2.0mg/L+AD4.0mg/L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55%;在原球茎的增殖培养中,以1/2MS+NAA2.0mg/L+6.BA2.0~4.0mg/L+AD2.0mg/L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最高增殖系数可达9.98。  相似文献   
24.
以非洲菊种子为材料,进行非洲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间内,采用MS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AA与BA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芽的增殖率,其中BA对增殖的作用显著,最佳增殖培养基:MS+NAA0.5mg/L+BA2.0mg/L。NAA和IBA单独处理或生长素复合处理均能使非洲菊生根,其中以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2.0mg/L。  相似文献   
25.
月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广荣 《种子》2003,(6):34-35,3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对月季茎段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阶段,以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对侧芽萌发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适宜的培养基为MS BA1.2mg/L NAA0.3mg/L。继代增殖阶段,以培养基MS BA1.5mg/L NAA0.05mg/L效果较好。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 IBA0.5mg/L。  相似文献   
26.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新条件下遇到了新的问题,在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政府的行为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不同细胞分裂素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心兰(Oncidium)金西(Onc.Kinsei)品种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了细胞分裂素6-BA、KT、Ad及其不同浓度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细胞分裂素在与0.2mg/LNAA配合使用时,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影响较大,试管苗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新芽的时间、增殖系数和生长状况等差异较大。6-EA最适于文心兰试管苗增殖,其使用浓度范围是2.0~4.0mg/L,最大增殖系数可达7.3。而不同浓度的KT和Ad则在此培养条件下均不适合用于文心兰试管苗的增殖。  相似文献   
28.
月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广荣 《特产研究》2003,25(3):24-2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对月季茎段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阶段,以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对侧芽萌发具有较好地促进作用,适宜的培养基为MS BA1.2mg/L NAA0.3mg/L;继代增殖阶段,以培养基MS BA1.5mg/L NAA0.05mg/L效果较好;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 IBA0.5mg/L。  相似文献   
29.
采用0.05%、0.10%和0.20%3种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蝴蝶兰类原球茎进行1、3和7 d的诱变处理,考察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态、组织学特征及其分化成苗的状况,并对多倍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况均产生一定影响,类原球茎相对膨大,表面粗糙,呈暗绿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不同浓度秋水仙素诱变时间长短与类原球茎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关系密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类原球茎分化苗周期增长,成苗率降低;不同处理的多倍体诱导频率不同,最高诱变率可达30.0%;多倍体在形态、细胞组织学上与二倍体差异明显,细胞核变大,染色体数目加倍。  相似文献   
30.
微量元素对大豆种子发芽及其保护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6种微量元素对大豆种子发芽及其幼苗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6种不同的处理均能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其作用大小顺序分别是:Mo>Cu、B>Zn>Fe、Mn;B>Zn>Cu、Mo>Fe>Mn,和Fe>Mo>Cu、B>Zn、Mn;B和Mo处理对大豆胚轴伸长和M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