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50篇
  71篇
综合类   505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21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文章针对软件综合实践以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基于"智慧教室""学习通"等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资源建设、课程组织实施和评价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92.
蔡艳霞 《现代农村科技》2024,(1):142-143+78
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又有利于全方位育人。本文从课程概述、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政教育研究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以《产品系统设计》课程为例,从思政教学设计的制定、思政教学过程的融入及思政教学评价的展开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3.
朱艳霞  林杨  黄燕芬  韦坤华 《种子》2023,(1):99-104
以两面针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措施、层积温度、层积时间、层积介质含水量,以及添加不同浓度GA和BR层积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面针种子自然萌发率极低,仅为0.7%,层积处理可将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至48%,并将平均发芽时间缩短至10 d,较为适宜的层积处理方式是以0.1 mg/L的BR溶液或100 mg/L的GA溶液浸湿细沙至含水量为5%~20%,再将种子与湿沙混匀,在15℃条件下层积30~40 d。  相似文献   
994.
为筛选出适宜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于2021年4~9月进行了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V7、沃土5号、实验1号和雪川红4个品种产量高、晚疫病抗性强,可在张家口市一季作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995.
优化施肥管理措施,实现洱海流域植烟区农田氮磷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有利于协同提升烤烟的经济、品质和环境效益。通过在不同类型烟田(洱海西部银桥镇和洱海北部三营镇)设置径流收集装置,明确了洱海流域烤烟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在不同处理(不施肥-CK、有机肥-FP、复合肥-CF和有机无机肥配施-OAI)下烟叶品质、产值、肥料利用率、氮磷养分径流损失量以及土壤无机氮动态等指标,明确协同实现高产出与低径流损失的施肥种类及用量。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烟田径流量与降水量间均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无机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可溶性磷。与FP处理相比,OAI处理在银桥分别减少总氮、总磷径流流失量42.61%、4.81%,在三营减少总氮、总磷流失量30.17%、25.00%。并且OAI处理在各项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上均表现较优,在洱海西部银桥烤烟的产量、产值获得最大值,分别高于FP处理3.61%、12.85%;在洱海北部三营,产量、产值分别高于FP处理4.30%、14.87%。同时,银桥和三营OAI处理成熟期表层土壤(0~20 cm)无机氮残留分别低于FP处理50.39%和15.75%,有效降低养分资源浪费。本试验结果为实现洱海流域植烟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略阳县核桃产业依托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优质良种核桃示范园建设,没有资金进行产品深加工、产品品牌包装,无法形成完整的核桃产业发展产业链,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不明显,严重制约了略阳县核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在甘蔗梢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第1、15、30、45、60、90天分别采集甘蔗梢青贮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pH、乳酸、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青贮第1天相比,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甘蔗梢干物质含量在15 d时最低,显著低于第1天(P<0.05),30 d以后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15 d以后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其中以60 d时最低,总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H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5 d时pH即达到4.0以下且趋于稳定;乳酸含量在15 d时即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天时达到最高值(207.17 mmol/kg);乙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在青贮的第1天甘蔗梢中的微生物在目水平上主要以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Bacillales、Micrococcales、Sphingomonadales为主,在第15天时,Lactobacillales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Enterobacteriales,30 d时几乎全为Lactobacillales;在属水平上,第1天时以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phingomonas、Methylobacteriu、Rhizobium为主。15 d时以Lactobacillus占据绝对优势,30 d时Lactobacillus趋于稳定。由此可得出,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青贮30 d即可达到良好的青贮效果,Lactobacillales目中的Lactobacillus属细菌在甘蔗梢自然青贮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分析了池州市乌沙镇农业机械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合理利用农机补贴、构建农机服务网络、发展家庭农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适时开展培训等策略,为加快农业机械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内陆水体CO2释放受到广泛关注,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内陆水体CO2的释放特征,于2018年7月和10月及2019年3月和6月利用LI-7000 CO2分析仪对窟野河及代表性水库开展了高频次的水体CO2分压(pCO2)和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FCO2)观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窟野河水体pCO2和FCO2(分别为996μatm和94.5 mmol·m-2·d-1)均高于水库(分别为752μatm和10.3 mmol·m-2·d-1)。FCO2季节性差异明显:对于河流而言,表现为秋季最高(165.7 mmol·m-2·d-1),春季最低(42.9 mmol·m-2·d-1);对于水库而言,变化趋势则完全相反,表现为春季最高(16.6 mmol·m-2·d-1),秋季最低(-5.4 mmol·m-2·d-1)。生物地球化学活性更强的支流FCO2(107.4 mmol·m-2·d-1)高出干流(66.5 mmol·m-2·d-1)约50%;同时,位于中下游黄土丘陵区的水库FCO2(16.4 mmol·m-2·d-1)显著高于位于上游呼鄂丘陵区的水库FCO2(1.2 mmol·m-2·d-1)。整体来看,流域水体pCO2受碳酸盐体系影响最大,有机碳分解作用次之;流速是控制水-气界面气体交换速率的关键因素。在年尺度上,窟野河的河流与水库水体均为大气持续碳源。窟野河平均CO2释放量与我国长江及国外温带河流相近,但低于黄河中游的其他支流。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通过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强调在农业英语翻译时,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注意这些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