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以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供试玉米的初生根和第1层至第9层次生根中的铁、锰、铜、锌和钠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根系中铁、锰、铜、锌和钠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6469,185,22,14,884mg/kg.玉米初生根中的铁元素与次生根相比其含量较低,锰、铜、锌和钠元素的含量较高,高于各次生根中的含量.玉米同一品种的不同类型根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相同类型根中的各元素含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2.
以东北黑土区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农大364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玉米果穗形态变化和子粒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果穗长度、粗度和体积均呈“S”型曲线变化,且其生长发育和播后天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可溶性蛋白的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而贮藏蛋白比例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通过对蛋白质组分的分析,可为今后开展玉米蛋白质调控机理研究及子粒加工品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和农大364两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最高值,且农大364苞叶的叶绿素降低速率要低于郑单958,这样有利于其保持更为持久的光合能力.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品种间苞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o等)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郑单958高于农大364,说明郑单958苞叶反应中心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并且苞叶叶片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的效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4.
玉米苞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和了解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玉米苞叶的形态结构特性、生理功能特性及其营养价值确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对玉米苞叶光合特性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展望了玉米苞叶的研究趋势,为今后深入开展玉米苞叶的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的变化及其与生物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的变化规律及不同生育时期功能叶片的SPAD值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品种玉米叶片的SPAD值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至植株中间部位叶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品种间无差异;(2)2个品种相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叶片生长增加,中期稳定一段时间后又随叶片的衰老而下降。紧凑型玉米下部叶片生育中后期SPAD值显著低于平展型玉米;而平展型玉米顶部叶片在生育中后期及中部叶片在生育后期的SPAD值显著低于紧凑型玉米;(3)苗期至吐丝期,玉米功能叶片的SPAD值与单株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但吐丝期以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6.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低温灾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生长发育,造成大幅减产。研究发现,在小麦生育前期胁迫锻炼可有效诱导小麦低温抗性形成,且已证实该过程与脱落酸信号关系密切。但该过程诱导的抗性维持时间较短,制约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脱落酸含氟类似物AMF相比于脱落酸具有高光稳定性、长效应持续期及低合成成本等优势。了解脱落酸,脱落酸含氟类似物AMF及锻炼策略诱导小麦低温抗性的响应机制,揭示借助化学方法及锻炼策略诱导小麦低温抗性的生理机制,对指导小麦抗低温栽培技术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7.
模拟犁底层对春玉米物质积累及转运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VC管栽的方法,研究了模拟犁底层和深松处理对春玉米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Richards方程可较好地模拟(拟合度r=0.9987~0.9991)玉米出苗后不同天数干物质积累量动态,犁底层处理下玉米最大生长速率以及活跃生长持续期均低于深松处理,表明犁底层限制了玉米的发育进程,同时,也影响了地上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器官中的分配。犁底层处理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量显著低于深松处理,但茎的物质分配比例显著高于深松,说明犁底层的存在降低了茎器官向籽粒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并最终导致玉米的单株籽粒产量下降。因此,采取深松处理,打破犁底层是当前条件下东北春玉米实现再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8.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综述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9.
玉米分蘖与子粒产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对玉米分蘖与子粒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无论是有穗分蘖还是无穗分蘖都有助于提高玉米子粒产量,同时玉米分蘖可大幅度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80.
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乙烯(C2H4)释放和多胺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和中度胁迫下。玉米叶片的乙烯释放先缓慢增加而后下降,多胺的含量先降后升;重度水分胁迫下,乙烯的释放先是大幅度增加而后迅速下降,多胺则是大幅度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叶面喷施乙烯合成抑制剂AOAA(Amino oxiacetic acid)时,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叶片乙烯释放量受到明显抑制,低于对照水平,多胺含量转降为升;重度水分胁迫下,乙烯释放量和多胺的含量均接近对照水平。外源多胺预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中叶绿素、DNA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乙烯加速了水分胁迫下玉米植株的衰老速率,而多胺则有一个相反的效应。从而可增强玉米的耐旱性。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中存在乙烯和多胺的相互制约关系,多胺可能参与DNA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