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华山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火期2~5级火险天气条件下,在华山松人工林测定了153组林内气温(x1)、相对湿度(x2)、凋落物表面温度(x3)、腐殖质层表面温度(x4)、凋落物层厚度(x5)、可燃物含水率(y)数据,建立了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华山松林凋落物上层易燃可燃物含水率的因子依次为:x3>x2>x4>x1。应用该模型,可以用易于获取的火环境和可燃物因子来预测可燃物的含水率,为合理开展林火预测预报、计划火烧、营林用火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2.
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地,班级管理是高校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班级管理中面临的挑战,找出大学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多民族地区高校管理现状,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提高班级学生团队化管理成效,保障高素质人才培养。团队从辅导员班级管理措施的改革和班级凝聚力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一提升、一转变、三引导、细规则,放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氮肥后移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利用~(13)C和~(15)N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生理生化分析方法,采用盆栽及大田试验,在施氮量180 kg hm~(–2)条件下,设置3种氮肥运筹方式,基肥∶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5∶3∶2(N_1)、3∶3∶4(N_2)、3∶1∶6(N_3),以及不施氮(N_0)处理;研究其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氮碳代谢的影响,并探讨氮肥后移下花后光合同化物及氮素累积、转运、分配的共性响应机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氮肥运筹对花后氮素利用特征、光合同化物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氮高效品种与氮肥后移量占总施氮量的40%、氮素穗肥运筹以倒四、倒二叶龄期等量追施相配套(N_2处理),能促进花后氮素累积,提高剑叶光合速率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叶片、茎鞘、根系、穗各营养器官光合同化物及氮素累积与转运,进而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为本试验氮高效品种配套的氮肥运筹优化模式。花后不同氮肥运筹下,氮高效品种光合同化物、氮素的累积与转运,分别较氮低效品种高7.78~12.75 mg ~(13)C株~(–1)、15.14~18.78mg ~(15)N株~(–1);且叶片转运量分别较氮低效品种高1.70~2.93 mg ~(13)C株~(–1)、2.21~4.55 mg ~(15)N株~(–1),茎鞘转运量分别较氮低效品种高1.70~2.93 mg ~(13)C株~(–1)、0.05~1.14 mg ~(15)N株~(–1);而穗部氮高效与氮低效品种~(13)C同化物分别增加31.04~44.68 mg ~(13)C株~(–1)(占~(13)C总量的42.04%~46.38%)、24.94~34.26 mg ~(13)C株~(–1)(占~(13)C总量的36.45%~41.36%),~(15)N则分别增加35.56~46.58 mg ~(15)N株~(–1)(占~(15)N总量的61.82%~82.93%)、27.37~31.57 mg ~(15)N株~(–1)(占~(15)N总量的58.04%~68.31%)。氮高效品种花后具有强光合碳同化、氮素的协同吸收转运特征,以及碳氮代谢能力,来满足籽粒灌浆期对光合同化物及氮素的利用,是氮高效品种相对于氮低效品种高产、氮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此外,从花后不同器官碳氮比(C/N)变化值综合两品种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来看,N_2处理下,齐穗至成熟期叶片、穗部C/N提高幅度与该时期茎鞘、根系C/N降低幅度一致,据此可将C/N作为水稻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同步提高的评价指标,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华南地区蔬菜钾肥推荐施肥技术体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南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上进行叶菜类、瓜类、豆类3 类主要蔬菜的钾肥
田间试验,并对138 个试验点的3 类蔬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钾量的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分别建立适用于瓜类、豆类、叶菜类的土壤有效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各
等级土壤的推荐施钾肥指标。结果表明:蔬菜相对产量为< 75%、75%~95%、> 95% 的各肥力等级土
壤有效钾丰缺指标,苦瓜分别为< 50 mg·kg-1、50~240 mg·kg-1、> 240 mg·kg-1;豇豆分别为< 45
mg·kg-1、45~195 mg·kg-1、> 195 mg·kg-1;叶菜分别为< 20 mg·kg-1、20~140 mg·kg-1、> 140
mg·kg-1。各有效钾等级对应的施钾量,苦瓜分别为15.0 kg·(667m2-1、7.5~15.0 kg·(667m2-1、< 7.5
kg·(667m2-1; 豇豆分别为12.5 kg·(667m2-1、7.0~12.5 kg·(667m2-1、< 7.0 kg·(667m2-1;
叶菜分别为9.5 kg·(667m2-1、5.5~9.5 kg·(667m2-1 、< 5.5 kg·(667m2-1 。  相似文献   
145.
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当归、黄芪、远志、肉桂、山楂等中草药添加到艾维因肉仔鸡饲料中,选用1日龄雏鸡100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各50只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饲养效果。结果表明,l~21日龄试验组的日增重、育成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8.72%、12.20%,耗料增重比下降8.52%;21~42日龄试验组的日增重、育成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5.75%、12.04%,耗料增重比下降9.57%,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146.
张春云  张桥  秦吉洋  李红  周宏芳  梅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70-3870,3900
研究了不同药剂及其不同用药时期、不同用药次数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始病期(病穴率≤5%)的用药效果好于发病盛期;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满穗、拿敌稳等防效高、有效期长,明显优于井冈霉素;增加用药次数可明显提高防效。建议生产上坚持始病期用药,选用长效药剂,后期结合稻曲病进行1次兼治,如选用一般药剂,需增加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147.
张桥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07+212
介绍柿树栽培管理技术,以为提高柿树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生姜是一种大众化的调味品 ,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生姜的种植面积有一定的增加 ,但草害是影响生姜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防除姜田杂草通常使用旱田常用除草剂如二甲戊乐灵、乙草胺、都尔等 ,但这些多为单剂 ,除草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 ,吉化集团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复配剂 4 0 %二甲戊·乙乳油用于姜田除草 ,我们对该药剂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供试药剂有 :4 0 %二甲戊·乙乳油 (吉化集团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33%二甲戊乐灵乳油(吉化集团农…  相似文献   
149.
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研究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转运、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机插密度和缓释氮肥配施耦合下,氮素吸收、转运及利用率与产量间的关系。【方法】在前期研究确定高产施氮量180 kg/hm2,机插稻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适宜配比为7∶3基础上,设3种株距(行距均为30 cm):16、18和20 cm,以及4种缓释氮肥(36、66、96 和126 kg/hm2)与常规氮肥(54 kg/hm2)配施处理。【结果】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总量、成熟期叶片及穗部氮素吸收量、氮素转运量、氮肥利用率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对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性的影响显著大于株距。株距为18 cm,缓释氮肥(96 kg/hm2)与常规氮肥(54 kg/hm2)配施量为150 kg/hm2能促进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提高结实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叶片和茎鞘中氮素的转运,进而显著提高穗部氮素增加量(107.58 kg/hm2)、氮肥利用率(66.19%)及产量(11463.85 kg/hm2);株距为16 cm,缓释氮肥(126 kg/hm2)与常规氮肥(54 kg/hm2)配施量为180 kg/hm2虽能促进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的累积,但易造成结实期茎鞘及叶片中氮滞留量的增加,降低氮素转运率,导致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降低。从高产高效的角度考虑,以缓释氮肥(96 kg/hm2)与常规氮肥(54 kg/hm2)配施量150 kg/hm2为宜;当株距增加到20 cm时,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吸收氮素的绝对量少,茎鞘叶片中的氮素向穗部转运及穗部氮素积累量增加,产量及氮素利用率随缓释氮肥配施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为180 kg/hm2为宜。相关性分析表明,缓释氮肥减量配施与株距耦合下,机插杂交稻以齐穗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叶片氮素转运量与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性(r=0.54**~0.85**)最高,对提高氮肥利用率及产量更为重要。【结论】株距为18 cm,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为150 kg/hm2能协同提高穗部氮素增加量、氮肥利用率及产量,为本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50.
根据空间插值的基本原理,使用Arcgis软件中kriging插值法,对罗定市土壤养分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空间相关性很弱,随机因素对空间变异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罗定市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平均水平一般,其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有机质、碱解氮大部分区域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地区相对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