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赤霉素处理对无核葡萄果实膨大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霉素(GA3)大约从60年代开始应用于无核葡萄,其作用是能够使果粒增大,果重增加,同时它对果实的着色期、成熟期,果形指数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性状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明确我国主要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需硫量与籽粒产量和硫含量的关系,为我国小麦合理施用硫肥和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20年在我国西北旱地小麦种植区(旱作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麦玉区)和南方水稻小麦轮作区(稻麦区)进行田间试验,以各麦区主栽高产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区域主栽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硫含量和需硫量及其相互关系。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产量范围分别为4.1~6.9、6.2~9.3和4.4~7.1 t hm–2,平均为5.9、8.1和5.9 t hm–2;籽粒硫含量范围分别为1.73~2.27、1.59~2.01和1.42~1.73 g kg–1,平均为1.98、1.78和1.53 g kg–1;同一产量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硫含量差异显著。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的需硫量分别介于3.7~5.3、3.1~4.2和2.1~6.1 kg Mg–1;,平均为4.5、3.7、3.7 kg Mg–1  相似文献   
93.
为明确影响小麦锰营养的品种和土壤因素,优化小麦锰营养,实现小麦丰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20年西北旱作小麦区(旱作区)以及黄淮小麦玉米轮作区(麦玉区)、南方水稻小麦轮作区(稻麦区)3个麦区13个省份38个试验点开展试验,测定了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锰含量以及土壤有效锰、pH等指标。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为麦玉区>稻麦区>旱作区,平均为8.1、5.9和5.9 t hm–2;小麦籽粒锰含量为稻麦区>旱作区>麦玉区,平均为46.9、45.4和41.4 mg kg–1。小麦品种籽粒锰含量与干物质累积分配、产量构成因素及锰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因麦区而异。旱作区小麦品种籽粒锰含量与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均显著负相关,麦玉区与产量和收获指数显著负相关,稻麦区无相关。旱作区籽粒锰含量与穗数及穗粒数显著负相关;麦玉区与穗数显著负相关;稻麦区与穗数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显著负相关。麦玉区和稻麦区籽粒锰含量均与地上部锰吸收量和籽粒吸锰量显著正相关,旱作区籽粒锰含量与籽粒吸锰量显著正相关;稻麦区籽粒锰含量与锰收获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