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21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61.
104个小麦品种(系)脂肪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小麦籽粒中的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的变异规律及分布特点,为从遗传育种角度改善小麦籽粒的耐储藏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04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LOX活性.[结果]2年测定的供试小麦品种(系)间的LOX活性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均大于30%,年份间LOX活性相关极显著(r=O.605),表明2个年度的品种(系)间差异顺序基本一致,认为LOX活性主要受遗传控制.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将供试的104份材料的LOX活性聚为5类.[结论]供试小麦品种(系)间LOX活性差异显著;在供试的104个小麦品种(系)中,筛选到6份低LOX活性的品种资源,且多为中一强筋白皮小麦.  相似文献   
62.
选用130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全麦粉白度,黄度,类胡萝卜素含量和RVA参数,并进行相关,方差,聚类分析和根据来源地分类.结果表明,LOX活性品种间差异极显著;LOX活性与全麦粉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麦粉黄度极显著负相关;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三类;不同来源地小麦品种(系)间LOX平均活性差异性较大;讨论了LOX活性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3.
基因型和环境对安徽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面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影响,选用1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在安徽省4个试点进行试验,分析了15个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他5个品质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6个被测品质性状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环境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被测品质性状在年份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湿面筋含量除外);环境×年份的互作对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效应极显著;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的影响极显著;基因型×年份、环境×年份、基因型×环境×年份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总淀粉含量的效应极显著。  相似文献   
64.
戊聚糖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戊聚糖是小麦等谷类作物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戊聚糖的分类、戊聚糖的影响因素和含量测定、戊聚糖影响小麦品质的机理及其与小麦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戊聚糖在我国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5.
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皖玉10号、安甜3号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芽长、苗鲜重、苗干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的平均发芽日数,同时,明显提高低温处理试验的芽鲜重、芽干重和简化活力指数.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电导率的影响,两个品种的表现不同,皖玉10号的电导率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安甜3号种子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砂引发基质的最适水分含量均为7.4%.  相似文献   
66.
皖麦44品质特性及配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汪建来  赵斌  赵竹  赵莉  姚大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747-748,758
以小麦新品种皖麦44为材料,对其品质特性在年度间、地点间的变化及其与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的配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皖麦44属质量优质型中强筋品种,在年度间、地点间品质较稳定,面团稳定时间大多在7min以上;弱化度低,面团耐揉是皖麦44品质的主要优点。在豫麦18、皖麦19、皖麦48中搭配20%、30%、50%的皖麦44,配粉的弱化度就可降至80BU,稳定时间上升至4~5min,达到中筋粉要求。  相似文献   
67.
 【目的】明确慢锈基因Lr34/Yr18和矮秆基因Rht-B1b(Rht-1)、Rht-D1b(Rht-2)在CIMMYT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帮助慢病性品种选育和株高改良。【方法】使用3个STS标记,检测慢锈基因Lr34/Yr18和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在263个CIMMYT小麦品种和高代品系中的分布。【结果】csLV34标记在含Lr34/Yr18的材料中扩增出一条150bp的特异带,在不含Lr34/Yr18的材料中扩增出229bp的特异带;利用2对互补引物NH-BF.2/WR1.2和NH-BF.2/MR1对Rht-B1a和Rht-B1b基因进行检测,在携带Rht-B1a和Rht-B1b的材料中分别扩增出一条400 bp的特异带;利用DF/MR2标记检测Rht-D1b基因,在携带Rht-D1b的材料中,扩增出一条280 bp的片段。在263个品种中,57个品种携带Lr34/Yr18基因,占总数的21.7%;216个品种含Rht-B1b,占总数的82.1%;38个品种含Rht-D1b,占总数的14.4%。含双矮秆基因型(Rht-B1b+Rht-D1b)的品种有12个,不含这2个矮秆基因的品种(Rht-B1a+Rht-D1a)有21个。【结论】这3个STS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Lr34/Yr18、Rht-B1b和 Rht-D1b基因。在CIMMYT材料中,Rht-B1b基因频率很高,Rht-D1b较低。  相似文献   
68.
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小麦籽籽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的含量反映了谷蛋白聚合体的粒度分布情况,其高低与其他烘烤品质性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MP含量受Glu-1位点等位基因变异、亚基相对含量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其中,Glu-A1b和Glu-D1d对GMP含量有正效应,而Glu-Alc和Glu-D1a对GMP含量有负效应;A组和C组亚基的相对含量分别与GMP含量正相关和负相关。GMP含量也  相似文献   
69.
小麦品种Waxy蛋白的鉴定和筛选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鉴定了“中国春”小麦及有关染色体缺体-四体系,中国地方小麦品种“白火麦”及国内外400多种品种(系)的Waxy蛋白亚基类型,并从中筛选出43份不同的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材料,特别是筛选出3份Wx-D1亚基缺失类型材料;分析了二倍体小麦,四倍体小麦和原始六倍体小麦的Waxy蛋白带型,进一步明确了在小麦的进化过程中,染色体4AL上的片段曾与7BS发生过相互易位,使原来在7BS上的荷载有Wx-B1基  相似文献   
70.
中国春Ph1基因的RAPD标记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60个10bp随机引物对中国春(CS)、ph1b突变体及其F2分离群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两个特异的RAPD标记OPR7936和OPR17524。经Southern分析,并结合减数分裂M1染色体配对分析,认为这两个RAPD标记位于5BL染色体ph1b基因缺失区中,可以作为ph1b基因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