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36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郫县是成都平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耕地并实现其县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耕地保护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郫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讨论了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的具体途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实现县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以期有利于指导全县的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2.
川西蒙山茶树中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川西蒙山茶树中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及茶叶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镉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秩序为:吸收根>嫩茎>成熟叶片>新梢(一芽二叶);茶树各部位(吸收根、嫩茎、成熟叶片)铅、镉含量与土壤铅、镉含量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复合污染下,镉对吸收根、嫩茎、春茶、夏茶累积铅具有协同作用,铅对吸收根累积镉具有协同作用,对茶树其他部位累积镉具有拮抗作用;铅处理下,春茶生物量无显著变化,夏茶生物量与铅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镉处理下,春茶生物量与镉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夏茶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当镉浓度达到60mg·kg-1时,夏茶植株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93.
镉胁迫对蒙山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对蒙山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镉对茶树无明显毒害作用,当镉浓度达到60 mg/kg时,茶树植株受毒害基本死亡;春茶叶绿素含量加镉处理大多高于对照,其增加量先高后低;夏茶叶绿素总量随镉浓度的增加极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与添加镉的量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7;春茶、夏茶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随镉处理浓度增加显著增加,其正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0,r=0.994(P<0.01);春茶游离脯氨酸含量随添加镉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关系数r=0.829(P<0.05),夏茶游离脯氨酸在镉试验浓度下极显著增加,其相关系数r=0.980(P<0.01),且夏茶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春茶;春茶可溶性糖都高于对照,其增加量先高后低.,相关系数为r=-0.342;夏茶可溶性糖呈下降趋势,其相关系数r=-0.909(P<0.05)。  相似文献   
94.
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将茶渣在500℃下制成生物质炭,针对雅安名山区3种典型茶园土壤(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进行112天的室内培养试验,包括CK,0.5%,1%,2%和4% 5种炭土比,共计15个处理,在培养的第1,2,7,30,60,112天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茶渣生物质炭输入能显著增加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和稳定性,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培养结束时3种土壤TOC的增幅范围依次为15.97%~96.64%,13.01%~72.36%和15.29%~321.43%,其中对黄壤TOC含量的提升作用最大;生物质炭加入后3种茶园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到培养结束时3种土壤MBC含量变化最大的是紫色土,增幅范围为12.97%~40.35%,WSOC和ROC含量变化最大的均为黄壤,增幅范围分别为12.50%~50.00%和5.66%~54.72%;茶渣生物质炭显著提升了3种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强,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的氧化稳定系数提升范围分别为28.07%~146.66%,44.79%~225.66%和447.18%~1 941.19%。  相似文献   
95.
蒋明成  王丹  夏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43-14546
基于对川中丘陵区盐亭县林山乡西沟小流域田间道路的外业调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域内各级道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山乡小流域的道路总共可以分为4种等级,包括干道、田间道、生产路和支路;各级道路总长度都随级别增大而减少,且累计总长度与道路级别线性相关,道路长度则随道路级别增大而减小;道路网系和流域水系在结构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级别道路分布范围受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爬坡道路坡度与地形坡度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次级道路分布受主路控制。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家蚕15个经济性状在不同年份和季节饲养的5次试验的杂种优势表现.得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家蚕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的均值和均方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可以把家蚕的经济性状根据其杂种优势的表现不同分成几类,文章讨论了各类性状对组配杂交组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在豇豆和小白菜上 ,能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降低硝酸盐的积累 ,提高Zn、Fe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8.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我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和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9.
施铝对川西蒙山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铝肥的2种施用方法(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及其不同施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铝肥对茶叶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施铝可使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同比对照提高12.81%、11.34%、14.48%和28.41%,叶面施铝则可使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同比对照分别提高23.61%、15.44%、和15.57%;试验中以土壤施用铝肥0.67g/kg或叶面喷施铝肥2500mg/L时,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平均含量较高且组成比例合适,茶叶品质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00.
成都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成都市农村在保持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积极推进规模经营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 ,本文以成都市为例 ,分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形式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指出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