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Mo17和478种子为试材,通过(58±1)℃人工热水老化处理,进行玉米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SOD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CAT,POD和APX活性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下降;2个玉米种子的SOD和POD活性数值相近,但478种子的CAT活性高于Mo17,而APX活性却低于Mo17;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42.
土壤镉污染现状与重金属修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镉(Cd)污染进行了概述,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土壤Cd污染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般治理方法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生态修复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一、鸡霍乱 鸡霍乱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1.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由数小时到2—5天.根据病程长短,临床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相似文献   
44.
人工老化对大豆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晋豆19号大豆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40°C、100%RH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并对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以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种子的各发芽指标均逐渐降低, 相对电导率、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铜锌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波浪式变化,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而过氧化氢酶呈先升后降趋势。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用该老化方法评价大豆种子耐贮藏性的适宜老化时间在36~60h。在所测定的生理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大豆种子活力快速下降相吻合,可作为敏感指标监测大豆种子的劣变状况。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60)Co辐射高羊茅变异株系生物学性状的变异趋势。[方法]以自育的6个稳定且抗旱性不同的~(60)Co辐射高羊茅变异株系G-4、G-6、G-8、G-9、G-12、G-13和引进品种爱瑞3号高羊茅(CK)为材料,采用DPS统计分析方法,对生物学性状(叶长、叶宽、冠径、株高、穗长、分蘖数和抽穗数)进行方差分析,初步揭示了~(60)Co辐射高羊茅变异株系生物学性状的变异趋势。[结果]选出4个观赏价值高且符合育种目标的变异株系。变异株系叶长多数变短、叶宽变小,但影响程度因变异差异而不同;变异株系的冠径、株高、穗长在不同程度上变小,其中G-12、G-13和G-4变化较大,而G-9与其他变异株系不同,不抽穗;变异株系的分蘖数和抽穗数均发生了变化,其中G-9不抽穗,但分蘖数变化最大。[结论]综合对7个生物学性状的分析,6个变异株系中G-6、G-8、G-12和G-13的表现更符合育种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46.
基于东亚金发藓监测土壤镉污染的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镉具有高敏感性特征的苔藓植物——东亚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为材料,以不同浓度梯度镉污染基质作为胁迫条件,观测该植物在镉胁迫下的生长发育状况、镉富集能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MDA含量,并分析比较了各项指标变化特征与土壤中全镉含量及有效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供试土壤中有效镉含量约占全镉含量的20%~40%,东亚金发藓对镉的富集能力总体较弱,其最大富集浓度值为1.627 mg kg-1,最高富集系数为63.9%,植株富集浓度与土壤有效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全镉;东亚金发藓对镉污染表现出显著反应特征,植株孢子体和配子体受害症状明显,1~2 mg kg-1以上的镉胁迫(土壤有效镉含量大于0.559 mg kg-1时)即可使叶部黄化、褐变,5 mg kg-1的镉处理导致蒴柄弯折、植株枯亡;东亚金发藓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受镉胁迫影响明显,且与有效镉含量呈显著相关性,适合作为东亚金发藓监测土壤镉污染及镉生物有效性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