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农业工作的对象是农民.阵地在农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每个农业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2.
采用透明圈法从舟山普陀白山土壤中筛选出3株能分泌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并对蛋白酶活力最高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最适宜生长条件分析。选择福林酚试剂法测定其蛋白酶活力,对蛋白酶活力最高的菌株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考察其接种量、温度、时间对该菌株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joub-1菌为高产蛋白酶菌属,并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用于金枪鱼暗色肉发酵时的最适宜条件为接种量2%、pH 7.4、温度37℃、时间48 h。在此生长条件下,菌株产蛋白酶活力最高,为49.21 U/m L,能够有效地降解金枪鱼暗色肉。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未进行低氧预适应的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为对照组(C组),分析了2次低氧预适应(H2组)和4次低氧预适应(H4组)的魁蚶在溶解氧(DO)约为2.0 mg/L低氧胁迫48 h内的摄食、呼吸代谢和酶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3组魁蚶的摄食率(IR)在胁迫初期急剧下降,后期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至48 h时,H组恢复程度显著高于C组(P<0.05=;C组、H2组和H4组魁蚶的耗氧率(OR)随时间变化呈逐渐升高的趋势,48 h比0 h分别提高了1.15、1.08、0.73倍;3组排氨率(NR)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至48 h时,C组、H2组和H4组分别为0 h的1.67、1.30、0.97倍;C组的氧氮比(O/N)相对平稳,H组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大。3组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预低氧组的酶活力在低氧胁迫期间变化相对平稳,应激反应小。研究表明,魁蚶经低氧预适应后再次受到低氧胁迫时,IR升高,OR降低,酶活性相对稳定,低氧预适应能提高魁蚶的耐低氧能力。本研究丰富了魁蚶低氧耐受相关研究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探讨魁蚶低氧耐受机制和创制耐低氧新种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的生长性状及最佳采收期,针对马尾松林下种植的不同生长年限的五指毛桃的植物学性状,以及佛手柑内酯、补骨酯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年生五指毛桃在株高、基径、根长、最大根径4个指标上的增长率最高,处在速生期,2年生比1生年增长了217.13%、77.34%、229.42%、108.96%;其次是3年生,3年生五指毛桃比2年生在上述指标上增长了41.79%、36.12%、11.36%、51.43%。同时,在总生物量增长上,2年生增长率为325.74%;3年生为49.50%;4年生为29.13%。而分析五指毛桃活性成分的含量,1~4年生五指毛桃的佛手柑内酯含量分别为1.197、0.275、0.446、0.312 mh/g;而补骨酯素的含量分别为0.178、0.146、0.149、0.134 mh/g。可见,3年生五指毛桃的活性成分含量要高于2年生和4年生。综合分析后得到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最佳采收期是3年。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沙害、雪害、风害、水害为主的四大自然灾害对集通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营的主要影响的调查,充分认识这些自然灾害的危害形式。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整治途径。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jua(Hühner]在栾川县菜田普遍发生,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几年全县菜田发生面积均在3.5hm2以上,局部地区时有蔬菜被吃光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7.
2000—2015年国家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各区试组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和年度品质变化,探讨各区试组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2015年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985个参试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区试组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和中筋品种比例及8个主要品质性状变化。【结果】各区试组参试品种以中筋品种为主,平均占品种量78%;强筋品种和中强筋品种比例较小,各占11%。区试组之间各品种类型比例存在差异,从参试品种看,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13%)、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1%)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16%)的强筋品种比例高于北部冬麦区组(6%)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7%);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20%)的中强筋品种比例最大,北部冬麦区组(5%)比例最小。从审定品种看,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强筋品种(4%)和中强筋品种(10%)比例最大,其次为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3%、6%);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7%)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19%)中筋品种比例高于其他区试组。受区试组品种结构影响,各区试组小麦质量总体表现为中筋品质,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较高,而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一般。区试组之间参试品种品质差异较大,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春水组容重平均值高于北部冬麦区组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而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之相反;北部冬麦区组强筋品种和中强筋品种稳定时间平均值高于其他区试组;黄淮冬麦区春水组各类型品种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区试组。各区试组品质性状年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容重、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呈上升趋势,吸水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持平趋势,沉淀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结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进展缓慢,区试组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相应生产区小麦品种结构和质量。国家小麦区试应加强对不同品质类型优质小麦的重视,改善小麦品质结构,提高小麦品种质量。  相似文献   
28.
探讨了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 E)活性的影响。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3种入侵植物茎和叶组织活性物质,改良Ellam法测定其对福寿螺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入侵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ACh E和BCh E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薇甘菊和南美蟛蜞菊叶比茎的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强,五爪金龙的茎则比叶的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强。各提取物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梯度依赖性特点,在质量浓度为0.100 0 mg/m L时的抑制率接近阳性对照组。五爪金龙的茎和薇甘菊的叶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两种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0%以上,说明这两种入侵植物具有开发为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9.
2006-2014年我国小麦品质在年度和品质区之间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小麦在年度间和品质区之间的品质变化,对2006-2014年我国10个品质区637个小麦品种6 339份样品的籽粒品质、面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达13.94%,湿面筋平均含量为30.4%;但蛋白质质量一般,沉淀指数平均值为32.1mL,稳定时间平均值为5.8 min,相对美国硬红冬小麦较低.(2)年度间小麦品质呈规律性偏态分布,平均值在年度间变化无规律;从品质类型看,强筋、弱筋小麦比例在减少,中筋小麦比例在增加.(3)品质区之间小麦质量差异较大,东北、北部和西北春麦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与中筋麦区、黄淮南部中筋麦区蛋白质数量性状高于长江中下游中筋与弱筋麦区、四川盆地中筋与弱筋麦区和云贵高原麦区;蛋白质质量性状表现较为复杂,其中长江中下游中筋与弱筋麦区小麦稳定时间一般,但最大拉伸阻力较高,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与中筋麦区和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小麦稳定时间较高,但最大拉伸阻力一般;各品质区以中筋小麦为主.我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等水平.小麦品种类型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年度间小麦质量以及品质区小麦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北方强筋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和南方弱筋麦区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减少,反映了强调产量、大力推广高产品种的生产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0.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技推广体系为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笔者在几个县调查中发现.还有几个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