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为选育抗赤霉病品种 ,从 10 0多个亲源材料转育的Ta1小麦复交群体中 ,选择较好的不育株作母本 ,以 33个抗赤霉病品种 (系 )作父本 ,通过自由杂交 ,选择 ,再杂交再选择的轮选过程 ,使抗赤霉病基因累加和重组 ,从而选育出多个抗赤霉病性和综合丰产性均超过苏麦 3号的新材料 ,以及大量不同类型的抗赤霉病新种质。  相似文献   
42.
闽诱3号大麦新品种于1985年用浙皮1号大麦品种进行化学药剂处理,经过四年五季(代)选育而成。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春性偏冬,大麦1988年和1989年在莆田市涵汪安仁和棣里村试种表现良好。1989年在棣里村试种半亩,经测产折亩产303.4公斤,比莆大麦4号223公斤增产36.13%;同年参加福建省大麦新品种预备试验,福州点比对照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13.6%;夏季在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加速繁殖,亩播量7.5公斤,在发芽率较低、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16公斤,籽粒较大而饱满,千粒重达43.8克。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论述了小麦赤霉病的抗侵染性和抗扩展性的强弱和组配,及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影响。中抗侵染和强抗扩展的品种为较好的抗性,其对赤霉病可以保持较稳定的抗性。小麦赤霉病一般属于多基因效应,两个不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都含有抗赤霉病的微效抗性基因,则可以通过杂交累加或重组,选出抗病的品种,带有抗赤霉病微效抗性基因的品种,采用系统选择或辐射的方法,亦可选出抗赤霉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本文最后还提出抗赤霉病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4.
福太2号小麦品种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1985年用宁7840太谷核不育品种与福繁004杂交,第二年用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福繁4007复交,第三年用福繁904回交后经多年选择,多点鉴定,南育北繁,异地加代而选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征是,幼苗直立,芽鞘绿色,苗色浓绿,叶宽中等,株高85~90厘米,比福繁904矮7~10厘米,株型较紧凑,根系发达,茎秆较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剑叶长  相似文献   
45.
闽诱3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4年5代选育而成的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籽粒淡黄色.千粒重历年平均39.4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10.7%,16种氨基酸含量为9.2283%.适合酿造啤酒和作为猪饲料.经过1992年和1993年福建省区域试验,表现早熟、秆矮、抗倒、生长整齐等特点,亩产两年分别比莆大麦4号增产9.4%和5.8%.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体繁茂、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适作为草食动物的优良青饲料以及人类特殊营养保健品“麦绿素”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46.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自1985年开展大麦育种以来,育成了一批闽系大麦,其中闽诱3号、闽麦06和闽麦02已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十多年来,闽系大麦在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上得到明显的改良。本文阐述了闽系大麦选育成功的几点启示和今后育种思路。指出今后闽系大麦应以优育饲料大麦为主,育种目标:高产、稳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质优。选育时应走多穗大粒型道路。  相似文献   
47.
闽麦02系福建省农科院于1987年用浙皮1号为母本、S09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表现抗白粉病,幼苗繁茂性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籽粒大,增产潜力高。其籽粒经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两年省区试,分别比对照莆大麦5号增产10.7%和6.8%。在生产上,一般单产300kg/666.7m^2,最高曾达408.9h/666.7m^2。其麦苗生长快,生物量明显比莆大麦5号等品种高。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一个粒、苗两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48.
大麦新品种闽麦06大麦新品种闽麦06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于1985年春用加拿大11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多代选育,于1989年冬进入鉴定圃,翌年春表现整齐、中熟、中秆、穗多、穗大、粒大、丰产性好,转色好,区收出圃。1990年冬参加本所...  相似文献   
49.
一、轮选亲本选配问题选用适当亲本,合理配制组合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轮回选择亲本的选配也不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轮回选择所用的亲本较多,既利用分离重组规律,也利用基因加性效应,创造超亲性状的重组体。基础群体是要多亲本通过多年个体间随机互交,将亲本基因尽多地转移到杂种群体中,形成一个贮备优良基因的杂合群体,作为论选的基础材料。轮回选择亲本选配时要借鉴常规竟种的亲本选配原则,考虑目标c。状一一frfy,一般配合力;要考虑到产量等农艺性状的优良,也要考虑抗性和对当地主态条件的适应征。…  相似文献   
50.
小麦赤霉病[CibberellaZeae(schw)Petch]是世界范围的一种病害,我国的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东北的部分麦区为流行区、并有蔓延和发展趋势。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全国每年要损失成亿公斤的小麦。近几年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研究探索,对赤霉病的病菌生理,发生规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