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葡萄白腐病毒素研究,明确了该菌经培养后可产生毒素物质,粗提纯后,该毒素在278nm处有吸收高峰,初步推测该毒素可能是一种蛋白质;将毒素用针刺法接种叶片,可产生和病原菌相似的症状,说明毒素是白腐病致病的一个重要因子;经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毒素可使寄主组织的细胞壁变薄或消失,叶绿体膜或线粒体膜破裂,内部组织崩解、细胞内原生质流失或凝集,各种细胞器分辨不清。  相似文献   
92.
我国辣椒疫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是造成辣椒减产,甚至大面积绝收的主要病害,它已成为世界性毁灭性的病害,对我国各地辣椒种植区已造成严重危害。70年代以来,新疆、甘肃、江苏、陕西、青海、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大面积发生。目前我国西部、南部对辣椒疫病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在东三省对此病害的研究报告较少。本文对这一病害的研究现状作以简要概述。1 辣椒疫病的症状辣椒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根、茎、叶、花、果实。幼苗期表现立枯状,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茎倒伏,有的茎基部呈黑色,最后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93.
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保护地番茄发展较快 ,但由于管理不善 ,防治不及时以及保护地的特定环境适宜病虫害发生等原因 ,造成产量损失较大 ,同时一些农户缺乏病虫害诊断防治技术 ,盲目施药 ,任意加大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造成蔬菜被严重污染。为了做到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 ,拟定了本规程。1 范围1 .1 本规程适用于温室、塑料大棚及中小棚等保护地番茄的病虫害防治。1 .2 防治对象为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溃疡病、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生理病害、温室白粉虱、斑潜蝇等。2 育苗期2 .1 苗床土消毒床土选用无病土 ;若用带菌土应消毒 ,每m2…  相似文献   
94.
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时间动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2-2014年田间小区试验,对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的气象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季节流行曲线是典型的单峰S形曲线。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明确了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同时,推导了病害流行阶段:指数增长期为7月上旬至7月下旬,该时期为最佳药剂防治时期;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衰退期为8月下旬至葡萄生育末期。不同生长季病害发生日期、流行阶段天数和最大病情指数虽各不相同,但与Logistic模型推导趋势基本一致。各个流行阶段病害的表观侵染速率表现为: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始发期和盛发期的是决定整个生长季葡萄霜霉病流行程度的关键时期。气象因素对葡萄霜霉病的流行有明显影响,其中表观侵染速率与7 d平均相对湿度、7 d累计降雨量和7 d叶面湿润时数成显著正相关,而与7 d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以上4个气象因素是影响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5.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空中孢子囊密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感病品种红地球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动态,并对空中孢子囊密度进行定时捕捉,结合田间环境监测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葡萄霜霉病的流行规律为:指数增长期为5月1日至7月23日,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23日至8月19日,衰退期为8月19日至葡萄生育末期。整个生长季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呈正态分布,其变化动态与该病害的流行时期特点基本一致。单季病害流行期,流行速率与温度、前5 d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和0.409;在始发期和盛发期,空中孢子囊密度与流行速率、前5 d平均相对湿度、前5 d平均叶面湿润时数、前5 d积累降雨量基本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和0.768、0.836和0.651、0.651和0.834、0.954和0.747;与当日降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和-0.542。表明上述与葡萄霜霉病流行相关性较高的因素可作为构建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6.
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发展,基因表达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用以生产重组蛋白。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等;真核生物表达系统主要包括酵母表达系统、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等。各种表达系统各具优缺点,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7.
以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Burl.de Toni]为监测对象,对辽宁省5个葡萄主栽地区的霜霉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其中2016年该病害成灾严重。针对葡萄霜霉病流行特点,结合病害监测情况,分析了未来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趋势和防控对策,为该病的流行预测及防治决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8.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和室内接种试验,开展辣椒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毒素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辣椒菌核病菌分泌的毒素产物为草酸,随着菌丝的不断生长,病菌分泌的草酸浓度逐渐上升,当病菌生长速度最快时,草酸含量也达到最大值,p H则相应降低到最小值。草酸毒素可以调节培养基质的p H。草酸毒素和菌丝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侵染寄主组织,且草酸毒素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活力、幼苗的生长和植株的发育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甜瓜枯萎病土壤拮抗菌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4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初步鉴定,Y1、Y2、X1、X11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室内防治试验测定表明,它们对甜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最好的Y1防治效果可达75.32%。  相似文献   
100.
从辽宁省不同地区菜地采集土样,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对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12株,复筛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SY-17.通过含毒介质法对其发酵滤液进行毒力测定,SY-17发酵滤液EC50为114.50 μL/mL,对辣椒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形态特征观察及16 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种属鉴定,鉴定结果菌株SY-17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