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报道了枯草杆菌B18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分泌产生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研究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已被证明为具有抗病能力的防御酶,可以分解病原真菌细胞壁,杀死病原菌从而达到防病目的。通过对枯草杆菌B18菌株代谢产物中儿丁质酶β—1,3葡聚糖两生化测定,证实了该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能够产生具有活性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这两种两类,为该菌株抗菌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依据抗病基因在保守区域序列同源的原理,针对已知抗病基因NBS保守结构区域设计9条简并引物,以高抗霜霉病的葡萄品种贝达为材料,人工接种葡萄霜霉病菌15d后,应用PCR技术从叶片cDNA中分离出2条抗霜霉病基因同源序列VR5和VR16,并提交到Genbank,其中VR5含有507bp,登录编号为JQ763391;VR16含有562bp,登陆编号为JQ763392.2条序列均含有p-环(GGVGKTT)、kinase-2(VLDD)、kinase-3(GSRII)及HD(即GLPL)等植物抗病基因中的保守结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VR5与亚麻抗病基因L6聚为一类,VR16与拟南芥抗病基因RPS2聚为一类,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8%和56%.  相似文献   
63.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64.
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25%斯克可湿性粉剂(WP)是防治叶霉病的新型药剂,经过毒性测定该药属于毒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该药对番茄叶霉病具有极佳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到83.39%-92.30%,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5.
沈阳地区辣椒疫病的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对沈阳地区的辣椒疫病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菌丝形态与已知A1和A2两种配型菌株杂交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配型为A2.盆栽试验表明,甲霜灵、甲霜灵·锰锌、霜霉威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6.
我国植物内生细菌对病虫害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内生细菌(endophyticbacteria)是指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植物建立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这一概念由Kloepper(1992)提出[1]。随着对其深入的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发现,定殖后的内生细菌可起固氮作用,可分泌植物促生物质,对病虫害起生防作用,这引起了微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植病学家的广泛兴趣,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拟就国内植物内生细菌对病虫害研究现状做一简要概述。早在1926年,Perotti和其助手在许多健康植物根组织内发现了细菌,改变了植物体内无细菌的经典概念,虽与现在的定义有一定差异但仍被确定为植…  相似文献   
67.
葡萄霜霉病拮抗细菌N6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菌株,为该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资源.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3个品种的健康葡萄叶片上分离得到细菌153株.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得到5株拮抗辣椒疫病菌的菌株.采用叶盘法进行复筛,得到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好并且稳定的菌株N6,其防效达到74.2%.通过对菌株N6的形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砖红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estaceum).  相似文献   
68.
为筛选出对辣椒疫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生防菌株,达到控制辣椒疫病的目的,从辣椒种植区土壤中分离大量微生物,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辣椒疫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XD6,通过常规方法和16SrDNA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测定相关酶活性变化。试验分离得到的XD6菌株,平板对峙试验防治效果高达80%~100%,初步鉴定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酶活测定显示,生防菌株XD6的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都存在显著变化,且接种XD6菌株的辣椒植株PAL活性、PPO活性、POD活性均明显升高。菌株XD6对辣椒疫病具有较高防效,其生防因子可作用于辣椒疫病菌细胞壁,并诱导辣椒自身防御酶系的增强,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9.
辽宁地区辣椒疫病菌鉴定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到的辣椒疫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及同源性研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病菌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将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并利用Clustalx1.83及MEGA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落为白色,菌丝呈鹅毛绒状,无隔膜,孢子囊卵圆形或梨形,乳突单生;测得病菌ITS序列为805~877bp,rDNA-ITS序列同源性高,致病菌病原均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相似文献   
70.
麦套、麦茬夏花生覆膜栽培对土壤肥力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麦套、麦茬夏花生覆膜栽培对土壤肥力及花生产量的影响/张宜茂(江苏省赣榆县农技推广中心),刘彩云,刘长远…/江苏农业科学.-1993,(5).-39~41试验设:(1)麦套播覆膜;(2)麦套播露地(免耕平作);(3)麦茬直播覆膜;(4)麦茬直播露地(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