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4年审定的10个水稻新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季温带水稻新品种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绥粳16的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小,稳产性好;龙粳42的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获得高产;参试品种在4个试验地点的表现有很大区别,不同品种在延寿县的表现较好,在方正县的产量差异较大,但是在适宜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参试的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其亲本来自2个骨干亲本绥粳3号、绥粳4号,形成2条主干系,由这2大干系参与育成或者衍生出的水稻品种占了供试品种的70%,这7个品种稳产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2.
油菜机械直播作业厢面地表粗糙度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机械直播后种床整理质量是影响油菜成苗率的关键要素。针对目前油菜机械直播种床厢面粗糙度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地表真实情况的现实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区域地表粗糙度现场测量和量化方法,通过测量装置可快速获取油菜直播厢面幅宽内的地表高程三维数据。基于油菜机械直播作业特性,对采集的作业厢面高程数据进行去倾斜趋势和去边坡趋势处理,降低了厢面倾斜和边坡特征对粗糙度计算的影响。对不同空间采样间隔和不同采样角度截面数据的粗糙度统计结果表明:170 mm采样间隔下的平均均方根高度和均方根高度平均误差均高于5 mm采样间隔下的计算结果;在垂直机组前进方向0°、45°和90°三个方向上地表截面高程数据的均方根高度最大差值和相关长度最大差值分别为7.69 mm和25.14 mm,且带有种沟等结构化特征的油菜种床厢面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以不同大小区域的滑动取样窗口进行局部粗糙度量化的统计结果表明:当窗口宽度为厢面幅宽和0.5倍时,窗口长度大小不低于1.2 m可使均方根高度的标准差稳定在0.27 mm以内,而通过对每个取样窗口进行单独去倾斜趋势处理可消除地表局部倾斜对粗糙度计算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机械直播作业厢面粗糙度测量和量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绥粳13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绥粳13的品种来源、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34.
油菜联合直播机组合式船型开沟器设计与开沟质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冬油菜机械化播种需开畦沟避免渍害的要求,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黏重板结、含水率波动大,导致播种时同步开畦沟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的实际问题,设计了油菜联合直播机开畦沟系统,提出了一种配合铧式前犁完成开畦沟功能的组合式船型开沟器。根据土壤切削、挤压和犁体曲面形成原理,分析了组合式船型开沟器的触土曲面力学特性,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以工作幅宽为2 300 mm的2BFQ-8型油菜联合直播机为试验平台,对铧式后犁、船式开沟犁、组合式船型开沟器3种不同结构型式开沟器,在平均土壤含水率为21.4%、31.4%、46.6%,与之对应的平均土壤坚实度为1 320、846、539 k Pa的3种工况下的稻茬田开展了开畦沟性能比较试验,并测绘畦沟沟型断面。试验结果表明:3种工况条件下,组合式船型开沟器均能开出沟宽244.0~271.7 mm、沟深194.0~229.5mm的梯形沟,沟宽和沟深稳定性系数均达90%以上。开沟后种床带厢面宽度稳定,宽度达2 039.0~2 051.5 mm,满足油菜种植开畦沟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5.
王军强  刘立超  杨义荣  邱晓庆 《土壤》2015,47(4):932-939
对民勤绿洲区不同撂荒年限农耕地0-60cm土体4个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有机碳(LFC)和重组有机碳(HFC)剖面分布以及与土壤主要属性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撂荒区0-60cm土层土壤,TOC、LFC和HFC含量分别介于3.21-5.23g/kg、0.34-1.51 g/kg、2.55-4.30 g/kg之间,相对于常规耕作,撂荒过程中土壤TOC 、LFC和 HFC的下降主要发生在耕层(0-20cm),撂荒50年间,TOC 、LFC和 HFC年均减幅分别为1.94%,5.46%和2.13%;20-60 cm土层土壤TOC和HFC含量总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撂荒50年TOC和HFC年增幅分别为0.31%和0.88%,LFC持续减少,年均减幅为1.18%。(2)撂荒地HFC对TOC的贡献大于LFC,土壤TOC和HFC分别与粘粒百分比(Clay)和粉粒百分比(Sil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沙粒百分比(Sand)呈极显著负相关,LFC与Silt、Sand和Clay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LFC分别与土壤pH、EC和SAR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LFC对土壤盐碱化较为敏感。(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氮(TN),总碳氮比(TOC/TN)对土壤TOC 、LFC和 HFC影响较大。(4)随撂荒时间延长,耕层土壤逐步趋于粗质化,粘粉粒含量不足,容重降低,盐碱化提高,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随土层加深,粘粉粒含量提高,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持。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干旱沙漠地区新垦沙地和耕种20年左右的灌淤土可溶性养分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1个生长周期内土壤养分发生较大的衰减,表层养分呈梯级下降趋势,其明显吻合于灌溉周期;以灌溉导致养分淋溶造成土壤养分下降为主,以作物吸收利用造成土壤养分下降为辅.土壤下层存在养分截留层,当总灌水量由649mm(59mm/次)增至1998mm(111mm/次)时作物吸收利用养分量分别降低42%(沙土)和50%(灌淤土),土壤养分总消耗量分别减少40%(沙土)和49%(灌淤土).当灌水量太大时,许多土壤养分被水运移至土壤深层,致使作物难以吸收到这些养分.  相似文献   
37.
吉林市某肉鸡场,在2005年10月19日饲养的6800只20日龄的肉仔鸡发病,病鸡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采食下降,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肉仔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场在14日龄进行了法氏囊首免,到20日龄时  相似文献   
38.
猪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35个猪粪便样品中进行大肠杆菌分离,获得13个大肠杆菌样品,经形态学和生化试验结果确定为大肠杆菌.血清型栓测结果表明,均为同一血清型(O118).对该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敏感性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盐酸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土霉素>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相似文献   
39.
高通量筛选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中药有效部位以及中药复方在不同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40.
利用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净风和挟沙风对砂田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净风吹蚀下,原状砂田的风蚀速率(0.37 gm-2 min-1)分别是农田和荒地的1/4和1/5,风蚀速率随风速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其中砂田的递增速度低于农田或荒地;翻耕后的砂田在常见风速下的风蚀速率与农田和荒地相近(分别为1.67 g m-2 min-1、1.75 gm-2 min-1和1.83 gm-2 min-1),但在大风日则低于农田和荒地(分别为3.61 gm-2 min-1、58.83 g m-2 min-1和13.92 gm-2 min-1).挟砂田沙的风沙流吹蚀导致农田和翻耕砂田的风蚀速率增加,原状砂田则出现轻微的风积现象;挟农田土的风沙流吹蚀使原状砂田、翻耕砂田和荒地产生显著的风积,农田则出现更强烈的风蚀;挟沙风吹蚀下的风蚀(积)速率与风速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函数.砂田的粗糙度明显高于农田(分别为0.023 cm和0.002 cm),且随着风速的增加,其间的差值越大;砂田和农田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风速廓线均可用指数函数表述.农田和荒地在压砂利用后,其抗风蚀和减尘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