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2篇
  37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56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粮食安全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将众多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归纳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空间安全、时间安全和市场安全5类,详细地解释出这5类粮食安全的内涵,阐述了影响各类粮食安全的因素,同时还提出各类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达到安全的最低限。  相似文献   
62.
针对宝鸡市地膜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试验和大面积调查,提出了选用高产优质的大穗大粒冬性品种,按区域合理确定适宜播期、播量、优化配肥一次深施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3.
为实现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的修复与安全利用,在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钝化剂处理的大田试验,7种钝化剂分别为生物炭(BC)、海泡石(SEP)、膨润土(BE)、坡缕石(PA)、腐植酸(HA)、硅酸钠(SS)、硫酸锰(MN),以不施用钝化剂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生物量、各器官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比较了不同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2020-2021年,SEP和SS处理较CK增产显著,增幅为11.09%~81.49%,各器官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籽粒及根增加显著;SS处理显著降低叶部Cd含量,降幅为26.75%,SEP处理显著降低籽粒Cd含量,降幅达47.62%。钝化剂处理下,各部位Cd富集系数均<1,根部到叶部Cd最高。小麦籽粒Cd含量与茎中Cd富集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茎向叶部、根向穗部的Cd转运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2年茎的Cd富集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均有显著正效应,穗到籽粒、茎到叶的Cd转运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影响最大。海泡石和硅酸钠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降低了植株Cd含量,抑制了Cd在植株体内的转运富集;内蒙古河套...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宽幅条播对燕麦抗倒伏性和产量的调节作用及其适宜种植密度,于2019-2020年,通过裂区试验,设置2种播种方式(宽幅条播和常规条播)和三个种植密度水平[300×10株·hm-2(D1)、450×10株·hm-2(D2)、600×10株·hm-2(D3)],分析了播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燕麦植株抗倒伏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宽幅条播的燕麦茎秆机械强度、茎粗、壁厚均显著高于常规条播。在籽粒灌浆期,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条播的燕麦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在 D1、D2、D3下分别提高9.3%、11.6%和17.0%,茎粗分别增加7.3%、7.6%和7.3%,株高分别降低2.3%、1.9%和3.0%,重心高度分别下降 6.5%、7.8%和 6.0%。相比于常规条播,燕麦宽幅条播主要通过增加穗数来增产。在D1、D2、D3下,宽幅条播的两年平均产量较常规条播分别增加了8.6%、9.3%和14.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播种方式下燕麦茎秆机械强度、茎粗、壁厚均呈减小趋势,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均呈增加趋势,但宽幅条播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常规条播。因此,生产中采用宽幅条播可显著提高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和籽粒产量,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实现燕麦抗倒性与产量协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宽幅条播燕麦达到最高产的密度为600×10 株·hm-2。  相似文献   
65.
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变化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白燕2号裸燕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年探究了5个不同播期(4月18、4月28日、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后,燕麦生育期缩短5~14 d;播期每推迟10 d,营养生长期平均推迟5~9 d;燕麦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分配、全生育期降雨总量和苗期积温提高。(2)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和整个生育期降雨总量增加有利于燕麦产量提高,分蘖到拔节期积温和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到灌浆期的降雨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到成熟期期间降雨不利于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3)5月28日播种的燕麦生长表现最佳,株高、茎粗和籽粒产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提高了21.57%、25.12%和24.91%;燕麦品质以5月18日播种表现最优,β-葡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平均提高了43.11%、9.22%和14.65%。总之,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不同的播期主要因为各生育时期的降雨量不同而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其中拔节到灌浆期间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燕麦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提高,燕麦全生育期总降雨量增加有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66.
嘉浙优99是福建金山都发展有限公司用嘉浙101A与嘉恢99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简述了嘉浙优99主要特征特性及在清流县作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7.
1引种的时间与种猪的体重、数量新建场引种时要在建场前考察良种场家,一般依据引种数量多少先建1栋~2栋母猪舍,隔离封闭消毒后就可进行引种。其缺点是不利于防疫,或各种设备及设施不完善,不便开展工作;优点是至少提前半年见效益。引种应避开养猪效益高  相似文献   
68.
1饲养标准 由于当前犬品种杂,而且差别比较大,统一饲养标准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犬生长规律,3个月体长发育快,4个月体高发育快的特点,出生3-6个月为育肥期。这个时期特别是经过选种选配的杂种犬肌肉和脂肪沉积比较快的规律,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采取快速育肥,会达到满意效果。育肥期日粮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17%~24%,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全面有效分析,可以发现茶文化实际上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正在面临传承和创新的危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传承载体进行全面有效的认知。因此,深层次剖析和认知中国茶文化极为必要。本文拟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通过对当前中国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进行体系化认知,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盐碱地燕麦高产栽培中的营养配比,利用生物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采用防雨棚土培方法,进行了氮、磷、钙营养元素不同配比对燕麦耐盐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因子氮、磷、钙剂不同调控处理能够促进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减弱盐胁迫对细胞质膜的损伤,不同程度增加燕麦植株体内K+含量、减少Na+含量,增加K+/Na+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