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6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别从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及硼的富集等方面,综述盐胁迫下过量硼对植物的毒害效应,分析盐分如何通过调节植物蒸腾作用、离子吸收以及水通道蛋白活性等机制影响硼的吸收和富集,并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几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野外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梭鱼草等6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葱和菖蒲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特别是水葱移栽后易于成活,且适应能力强,值得工程广泛推广。试验还发现,睡莲的生长速度很快,但茎叶脱落后会影响水质。此外,香蒲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劣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53.
吉林省主要土壤钾素状况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吉林省主要耕地土壤钾素状况及钾肥效应进行了分析 ,指出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物品种的更新、产量的增加以及氮、磷化肥的大量施用 ,土壤中钾素已逐渐成为作物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之一 ,并提出了吉林省钾肥的合理分配和科学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54.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物操纵理论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综述了生物操纵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对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中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细菌在食物网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讨论了生物操纵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江西省广丰县山多地少,居民居住分散,台区布置点广,10kV线路电压压降大,并且配变调压能力较小,配变二次侧的电压达不到要求,造成线路末端的台区低压侧电压较低,产生低电压的情况。如社后供电所岭下台区:10kV供电半径为11.83km,因线路压降大,  相似文献   
56.
<正>酸枣因其果小皮薄,味道酸涩,难以产生经济效益,故栽培较少。但通过嫁接技术可将其改接为大枣品种,发展鲜食枣、干制枣、枣酒及蜜制枣生产,则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农民创收具有重要意义。1品种选择河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优质大枣品种资源,鲜食品种如冬枣、梨枣、辣椒枣,干制品种如著名的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制酒品种如阜平大枣,蜜制品种如金丝小枣、马莲小枣等,均可作为嫁接品种。2接穗选取  相似文献   
57.
吉林省生物有机肥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吉林省生物有机肥产业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生物有机肥的发展应在菌株的多功能和联合菌群的作用机理方面加强研究,为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论述了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对策,阐明了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机制是腐霉菌在高温条件下主要的初侵染原,而镰刀菌因其超强的定殖能力而进行二次侵染,两种病原菌侵染致病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糖蛋白毒素。筛选功能菌株研制生防制剂和采取农业综合栽培措施将成为取代化学药剂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9.
异源细胞质小麦的赤霉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异源细胞质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用麦穗单花定位注射接种法、双层培养法、电导率法研究了小麦3个近缘属9个近缘种植物的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9个近缘种的细胞质对小麦的赤霉现抗生存在明显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和核质互作遗传效应,异质系的赤霉病抗性因核质组合的不同而有差异。具偏凸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异质系(Ae.ventricosa)Pe1068-069和(Ae.ventricosa)鉴9的植株水平抗性的和细胞水平抗性比其核亲本增强,并且在不同年度的田间和室内鉴定中抗性表现稳定。穗轴及叶片细胞的质膜透性测定结果显示,小麦异质系的赤霉病抗性与植株在受到病菌毒素侵害时的质膜透性呈负相关。选择理想的核质组合和行为之有效的筛选、鉴定方法是培育抗赤霉病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水分及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间试验证实:旱地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中,秋季全膜双垄覆膜方式效果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膜次之。马铃薯播种至块茎膨大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膜双垄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2.60%~5.30%;早春全膜双垄覆膜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2.06%~4.62%;播期全膜双垄覆膜比播期常规半膜平覆提高1.70%~3.25%。播种至块茎膨大期,1 m土壤贮水量,秋季全膜双垄覆膜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增加22.62~49.70 mm;早春全膜双垄覆膜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增加16.70~32.85mm;播期全膜双垄覆膜比播期常规半膜平覆增加11.83~19.57 mm。由于3种全膜双垄覆膜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显著提高了土壤抑蒸保墒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因干旱无法播种出苗的困难,增加了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对水分需求的保证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秋季全膜双垄覆膜、早春全膜双垄覆膜、播期全膜双垄覆膜的降水利用率分别达88.17%、84.44%、83.06%,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提高16.23%、12.50%、9.31%;产量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增加55.90%、45.17%、32.65%;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27.38%、23.78%、14.90%;经济效益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提高137.30%、118.20%、64.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