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辽宁凌海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县级层面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具有更加现实意义。本文对辽宁省凌海市的面源污染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9年,以有机肥施用量0,22500,45000和75000kg/hm^2,及化肥施用量300kg/hm^2,设置了8个处理,研究有机肥对半干旱地区土壤及玉米产量的影响。0~40cm土层贮水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r=0.99^**)。各年度生产力指数和玉米产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4.
花生施用硅钙肥肥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省田间多年多点硅钙肥肥效试验表明,花生施硅钙肥后比对照(常规施肥)提早生育2-3d、增产5.6%-9.9%、单株结荚数增加3.2个、百粒重提高1.4g、出米率提高2.5%,硅下肥最佳施用量450kg/hm^2,以其肥一次性施入。  相似文献   
45.
基于DNDC模型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农田固碳减排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春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连年耕作和氮肥的高投入,春玉米农田也可能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通过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实现固碳减排,对于春玉米种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程模型(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是评估固碳减排措施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在对DNDC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应用模型研究不同施氮和秸秆还田措施对东北地区春玉米农田固碳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长期综合影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DNDC模拟的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季节总量、 N2O排放季节总量和春玉米产量与田间观测结果较一致;同时模型也能较好地模拟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和N2O排放季节变化动态。这表明DNDC模型能较理想地模拟不同施氮和秸秆还田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 N2O排放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利用模型综合分析不同管理情景对产量和土壤固碳减排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 1)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氮措施不会明显影响作物产量,能减少N2O排放,且对土壤固碳影响很小,因而能降低温室气体净排放,但净排放降低幅度有限(8%~13%); 2)在优化施氮措施的同时秸秆还田能在保障供试农田春玉米产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少春玉米种植系统温室气体净排放,甚至可能将供试农田由温室气体排放源转变为温室气体吸收汇。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管理措施实现春玉米种植系统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自然界中自发产生单倍体的概率极低,通过人工单倍体诱导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单倍体发生概率。辐射花粉授粉诱导雌核发育是瓜类作物获得单倍体胚和单倍体植株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对瓜类作物花粉辐射剂量、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胚培养、倍性鉴定、染色体加倍等影响单倍体育种的关键因素进行论述,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瓜类作物在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