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为了解决在茄子产出旺季价格低下,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高产滞销的现象,提高茄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卖茄子难的问题上有一定的突破,特进行了茄子分级整理、分类包装技术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实施地点安排在樟台乡双龙村大棚茄子种植大户陈增亮处1.2包装材料选用无毒聚乙烯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适宜高山山地栽培的秋西瓜优良品种,2004年夏秋,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在二源乡山头村山头坪雪梨幼龄果园进行秋西瓜品种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文成县二源乡山头生态蜜梨科技示范基地幼龄果园内,海拔750m左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  相似文献   
13.
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PCR—SSCP技术对采自我国柑桔主产区、泰国和法国留尼湾等8个不同地方的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的病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进行研究。对引物P1、P2扩增的PCR产物进行SSCP分析,得到两条清晰且泳动速率一致的条带,表明不同地方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病原扩增的DNA片段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Polyversum,中文名称:多利维生,其有效成分为Pythium oligandrum oospores,是一种高科技微生物抗菌助长剂,其作用是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促进根系增长。国外有人在甜椒、黄瓜等植物上做过试验,效果不错。为推广高科技微生物抗菌助长剂,增加茄子对致病真菌侵袭的抵抗力,提高茄子产量,特开展Polyversum在茄子上的增产防病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5.
肥水调控对强筋小麦中优9507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通过灌水和氮、磷、钾肥料的不同处理对优质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合理配合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不同蛋白质组分对水肥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清蛋白对灌水处理反应敏感,对肥料处理反应迟钝;球蛋白对灌水和氮、磷处理反应敏感,对钾处理反应迟钝;醇溶蛋白对水和氮处理反应敏感;谷蛋白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增施氮肥可提高吸水率,减少灌水次数可显著提高沉降值,增施氮肥使湿面筋含量显著提高,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灌水次数减少而增加。试验中以全生育期灌2次水,配合高氮、磷、钾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表  相似文献   
16.
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氮肥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调控效应,以及小麦蛋白质的稳定性。【方法】利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按统一方案分别在6个省进行试验,成熟时按小区收获,测定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在0~300 kg•ha-1施氮范围内,不同品种在各试验点均表现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用225 kg的处理增产1.6%。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在各试验点之间产量的变异系数逐渐降低,表明施氮和产量水平的提高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产量的差异。8901-1和豫麦34对氮肥较敏感,增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济麦20和皖麦38稳产性较好。各试验点间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的变化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表明适当施氮可以有效降低不同试验点间的品质差异。不同试验点间各品种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为2.04%~7.03%,变异系数较小的品种,蛋白质含量稳定性好,变异系数大的,其品质的栽培可塑性较强。不同施氮量处理间各品种的变异系数为5.43%~7.33%。有些供试品种在施氮150 kg•ha-1以下时,蛋白质含量不能达到强筋标准,如烟农19、济麦20和皖麦38。在施氮量超过225 kg•ha-1时,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从产量和品质两方面考虑,强筋小麦施氮水平应控制在225~300 kg•ha-1。试验中各种影响蛋白质含量变异的因素的效应表现为:栽培措施>基因型>生态环境(试验点)。  相似文献   
17.
于2013年对天津浅海养殖的菲律宾蛤仔在不同密度和月份下的肥满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000粒·m-2及以下各养殖密度之间蛤仔肥满度差异不显著,4 000粒·m-2养殖密度下蛤仔肥满度显著偏低;蛤仔肥满度周年变化范围为14.1~25.6,1—5月份,蛤仔肥满度高于20,3—4月份肥满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探究浑水膜孔灌肥液入渗在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下水氮运移特性,通过室内肥液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6.02%,7.40%,8.23%,10.08%和13.20%)条件下入渗特性、湿润锋运移、土壤水分分布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运移特性,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各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初始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的累积入渗量以及各向湿润锋运移距离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各向湿润锋运移距离以及湿润体内水分和氮素的分布规律均受到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同一入渗时刻,累积入渗量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湿润锋运移距离却呈现出随时间增大的趋势;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体积越大,湿润体内水分、铵态氮以及硝态氮分布范围越广;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入渗系数K值越小,入渗指数α越大。灌水结束时,湿润体内铵态氮绝大部分分布在湿润体半径r≤5cm范围内,而湿润体半径10cmr5cm范围的土壤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湿润体半径r≥10cm时,铵态氮含量明显降低;硝态氮主要集中分布在由膜孔中心至半径为10cm范围内,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硝态氮含量均随着膜孔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距离膜孔中心越近硝态氮含量越高;在同一位置处,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均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土壤水分再分布,湿润锋逐渐下移,湿润体内铵态氮逐渐向下运移且其含量呈现降低趋势;随时间继续运移,上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减小,下层新湿润体中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整个湿润体内硝态氮含量分布趋于均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浑水膜孔灌肥液入渗氮素运移及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与雄性育性正常的栽培稻“Gamb-iaKa”和以它们为质供体育成的不育系W-珍汕97A、G-29矮A,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恢复系F_1、保持系×恢复系F_1等,12份水稻材料的剑族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两种类型的质供体育成的不育系都表现出线粒体内嵴发育不完全,内部出现很大的空洞;叶绿体不同基粒间的片层排列方向不一致,呈现一定程度的杂乱。这两种异常现象可能与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相联系。但是,不育系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未见变化。2.当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F_1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全部从原来的异常现象恢复正常,并且更为发达,基本上类似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F_1线粒体和叶绿体。3.野败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少,珍汕97B的片层数多,但两者的质与核共处了23代之久的珍汕97A,其片层数未见变化,当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F_1代的片层数却大为增加。可见,水稻的质核关系应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