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N肥用量N0(对照,不施N肥)、N1(早晚稻均为90 kg/hm~2)、N2(早稻120 kg/hm~2,晚稻135 kg/hm~2)、N3(早稻150 kg/hm~2,晚稻180 kg/hm~2)处理,于2017—2018连续2年定量研究双季稻田N吸收以及N肥各损失途径的情况,计算周年N收支差,初步揭示双季稻田N收支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在N吸收方面,水稻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2、N3显著高于N1,N3高于N2,但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双季稻籽粒产量为8 869.6~11 002.1 kg/hm~2,秸秆产量为8 666.2~10 744.2 kg/hm~2;水稻N积累量也随施N量增加显著增加,单季水稻平均吸N量为70.6~112.5 kg/hm~2,双季稻吸N量为140.8~226.5 kg/hm~2;各处理N肥平均吸收利用率为25.6%~28.7%,农学利用率为6.5~8.3 kg/kg,生理利用率为23.8~27.0 kg/kg,偏生产力为33.5~56.1 kg/kg, N2处理N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在N损失方面,N3处理各途径损失量均为最高,N2略高于N1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单周年氨挥发损失量为20.04~111.97 kg/hm~2,损失率为22.33%~26.68%,N_2O损失量为1.38~3.15 kg/hm~2,损失率为0.49%~0.86%,淋溶淋失量为5.10~40.97 kg/hm~2,淋失率为8.63%~10.87%,径流流失量为3.78~12.98 kg/hm~2,流失率为1.67%~3.38%,单周年土壤无机N残留量为-5.70~41.53 kg/hm~2,全N残留量为-15.18~53.02 kg/hm~2;在N收支方面,各处理N盈余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N3处理盈余量最高,N2略高于N1,2017年各施N处理N盈余量为13.05~32.20 kg/hm~2,2018年盈余量为29.18~39.90 kg/hm~2,周年N盈余量呈上升趋势。双季稻田N收支途径中,肥料是N素的最主要来源,N输出以作物吸收为主,且氨挥发和N淋溶损失也是N输出的重要途径;N2处理是较为合适的施N量水平,即在农民习惯施肥量(N3)的基础上减N 20%~25%,既能保证双季稻N素吸收量和利用率,也能降低N素损失量和盈余量。  相似文献   
62.
开展农机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机产业化、多元化发展,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对农机事业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在省农机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策应形势,树典型作引导,借舆论来发动,以优质搞服务,靠效益促发展,在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方面作了一些有效的探索。特别是2001年,我们在总结跨区机收小麦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将跨区作业范围由单一的收割小麦向收割水稻延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扩大了跨区机收队伍。2001年全市参加跨省小麦机收及各季…  相似文献   
63.
乡镇企业中,为给水、排水使用了很多水泵,耗电相当多。本文介绍一些国外的成熟经验,供乡镇企业参考: 首先对供水系统应实行合理安排。如水源在高处,应有效地利用其位能实行自流供水,可不消耗电力。如水源在低处,需要加压水泵,那最好用直接送水方式而不经过蓄水池或高位水塔,加上按流量和需求的水压对电机实行调速控制,国外介绍可节电20—30%。在选用水泵时应尽可能选用效率较高的。一般大容量机组比小容量机组效率要高。在我国,数千瓦级的电机效率在80%左右,而数十千瓦的电机效率却接近90%。  相似文献   
64.
喷动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喷动床技术研究的进展,分别对喷动床床体结构改进、数学模型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简述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喷动床研究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5.
66.
根据药物配伍原则组成一定数量的药物搭配,形成方剂。临症上任何有效的方剂成,都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按着组方原则,精选药味斟酌剂量,有机配伍而成,并不是见证用药无的放矢,更不是药效相加,药物选加,而是有其规律的,所以方剂是治法的具体运用。为了充分发挥中草药治疗家畜疾病的效果,必须要合理配伍,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制止不良反应,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2014中国唐苑第五届"中国唐风赏石展"于5月3日正式闭幕。在各级领导以及广大石友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第五届"中国唐风赏石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共评选出优秀获奖作品20余件,展会参观人数达50万人次。达到了弘扬赏石文化,创造绿色时尚,服务全国石友,共建赏石文化交流平台,打造西北乃至全国知名赏石盛会的目的。创建了一个有品位、上档次,高、精、奇的赏石交易商圈。为全国广大石友又一次提供了高端的销售基地。  相似文献   
68.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皖麦38的选育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包小麦新品种皖麦38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兼顾,于1997和1999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审定,并在“九五”期间两次获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在该品种的选育上,主要采用了早代测产,筛选组合;在高产组合中对品质性状进行选择的策略,从而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协调统一,在皖麦38的推广应用中,各地十分注意良种良法配套和实行产业化运作等。  相似文献   
69.
高产、 多抗、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皖麦 3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证明,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杂交育种中,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主要采取了优质品种与高产品种相杂交,并结合冬春性、硬软质和地理远缘品种间杂交的混合模式。选性状差异大的推广品种配组合,使其后代含有丰富的基因型,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用冬性、矮秆、株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