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中药单独应用于疫病治疗,不许其他药物辅助就能发挥治疗作用,就是中药的单行。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症,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收效,只要应征准确,使用得当,甚至可产生奇效。故有“民间的土验方能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的说法。  相似文献   
32.
针对目前啤酒生产中普遍采用两段法麦汁冷却工艺,对万吨啤酒厂一段冷却法进行了论证。热麦汁用现有的两台20m ̄2薄板换热器冷却全8℃,酿造用水经冷冻到3.5℃后用于麦汁冷却,出口温度达78℃,作为糖化和洗糟用水。啤酒生产成本比两段法降低12.5元/t。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田氮素的吸收利用、损失残留和残效特征,定量化揭示湖南双季稻田肥料氮去向和残效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季稻田氮肥施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在湖南双季稻区开展田间15N微区试验,按氮肥施用量设4个施氮量(以纯N计)处理:N0(不施氮)、N1(早晚稻均为90 kg/ha)、N2(早稻120 kg/ha,晚稻135 kg/ha)、N3(早稻150 kg/ha,晚稻180 kg/ha)。2017年施用15N标记尿素,研究各处理的15N吸收利用、15N在土壤中的残留及15N损失率,明确肥料15N的不同去向及其占比;2018年施用等量未标记尿素,分析各处理残留15N的吸收利用和损失率。【结果】差减法氮肥吸收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 0.05),2017年早晚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2.14%~46.62%和35.45%~43.08%,2018年分别为37.93%~42.56%和37.20%~44.51%。示踪法2017年早稻15N回收率为24.49%~24.53%;晚稻15N回收率为25.32%~26.59%,晚稻略高于早稻;各处理15N回收率相近,无显著差异(P> 0.05)。各处理肥料15N去向基本一致,作物吸收、土壤残留和总损失分别约占25%、23%和52%。肥料15N主要残留在0~20 cm土层中,约占总残留量的77%,20~40 cm土层约占19%,40~60 cm土层约占4%。上一季水稻残留的氮肥,可供下一季水稻吸收利用,是土壤氮库的补充,0~20 cm土层残效最好,2018年两季水稻累积残留15N吸收率为8.13%~9.28%,累积损失率为38.68%~52.97%,最终残留率为38.90%~52.05%。【结论】双季稻田氮肥利用率较低,氮肥损失占比较大,早晚稻均达50%以上;水稻积累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土壤氮贡献率达71.00%以上。双季稻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土壤自身的供氮能力以及上季水稻的氮肥残效,适当降低当季水稻的施氮量,实现氮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4.
阐述了小麦新品种涡麦182的选育方法及选育经过,并介绍了涡麦182产量表现突出、产量结构合理、籽粒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好等特点,提出了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10月2日至4日,2013“唐苑的世界盆景对话”国际年度论坛在西安“中国唐苑”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立陶宛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盆景、赏石专家与会,共同探讨盆景赏石艺术。小林国雄、须藤雨伯、基娅拉·帕迪里尼、梁悦美、曹志振、杨贵生、李城、刘源望等国际知名人士出席。  相似文献   
36.
宁城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当前,设施农业是宁城县实现强县富民的首选产业,用科学发展观推进设施农业,实现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县上下需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7.
为高值化利用米糠,用灰树花发酵添加米糠汁的培养基生产灰树花多糖或多糖复合硒功能性产品。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使用18L罐进行放大试验,并研究发酵罐中的代谢过程。使用添加米糠汁和硒的培养基,装样量为15L、发酵温度28±1℃、通气量0.8v/v/min、搅拌速度150r/min和罐表压0.05MPa的条件下,发酵培养5d,测定不同时间的菌丝量、多糖量和菌丝中硒的量,绘制代谢曲线。在发酵时间为2d左右时,总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为631mg/100mL。同时得到了灰树花在添加米糠汁的培养基上富集硒和生产多糖放大试验的代谢过程,为进一步放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开孔支管旋转导向管喷动床干燥油菜籽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善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环隙区的干燥性能,提出了附带支管的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的新设计方案,采用油菜籽为原料,研究此新型喷动床的干燥性能。分别以单位质量水的热耗值、油菜籽的最高温度和干燥过程中油菜籽在喷动床柱体中的平均温度为试验指标,对支管式旋转导向管喷动床按L16(45)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风温、风量、导喷距及支管孔开放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以单位质量水热耗值为指标的最优干燥工艺为:风温130.0℃、标态风量为 58.0 m3/h、导喷距75.0 mm、开孔支管的孔开放率67%,最优工艺下单位质量水分热耗值为2736.8 kJ/kg,比不带支管的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的最优值3941.4 kJ/kg低,说明支管的引入能够降低干燥热耗,可考虑用于放大柱锥形喷动床。  相似文献   
39.
喷动床具有类似于稀相流化床的喷动区和类似于逆流密相移动床的环形区,结构简单,传热传质效果好,可以考虑将其应用到绿麦芽干燥过程,以取代现有的耗时长、传热传质不均匀的固定床干燥工艺。为此,设计和试验了绿麦芽喷动床干燥机,其柱体内径为180 mm,高为700 mm,锥体部分高为100 mm,锥角为90°,气体入口管内径为25 mm。在每次装料量为3 kg绿麦芽,空气流量为100 m3/h的条件下,研究了9种绿麦芽的喷动干燥工艺,并对干燥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多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较好的麦芽喷动干燥工艺为:60℃热空气干燥4 h后,85℃热空气加热麦芽使其升温至80℃,最后再使用85℃热空气焙焦2.5 h。整个喷动干燥过程用时8 h,与传统工艺18~20 h相比,干燥时间明显缩短。能耗量约为5700 kJ/kg水,相对于一般麦芽厂的能耗节约了大约30%。产品麦芽的含水率为4.74%(湿基),色度(欧洲啤酒协会)为4.25,浸出率为81%,α-氨基氮为157.6 mg/(100 g),粗细粉差为1.5%,糖化时间为9 min,都达到优等浅色麦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0.
据《自然生物学》杂志报道,美国休斯敦拜勒医学院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使猪的生长速度提高40%,加快了猪肉上市速度,降低了饲养成本。这项技术的关键是使用一种合成化学物质,它能使小猪的垂体比普通猪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把这种化学物质注射到只有两周大的小猪的腿部,两个月后,猪的体重就达到42kg,而相比之下普通的猪体重只有30kg,这一技术使猪的出栏时间加快了。此外,这种方法培育的猪排出的粪便要比普通猪少,有利于粪便处理和环境保护。但科学家指出,这种方法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了解这种猪肉对人体是否安全,以及这种方法对动物是否会有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