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直接产生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纯系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提高转基因杂交后代育种选择效率的新途径,即在花药培养过程中添加抗性筛选物质,直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体。以转bar基因水稻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杂交F1为试格进行花药培养,并对分化的绿苗进行PCR检测和田间抗性检测。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PPT0.05mg/L与未添加PPT的对照,均产生较多的愈伤组织和绿苗,并有较高比例不抗除草剂的假阳性株。当PPT浓度增至0.1mg/L时,所得花培苗全部抗除草剂,显示很好的筛选作用。PPT浓度继续增加,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急剧下降。当PPT的浓度增至5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幼苗分化完全被抑制。对30个加倍单倍体系作连续两代农艺性状考察,约73%以上的株系在遗传率较高的性状中,变异系数很小(<10%),说明这些株系的基因型已经纯合,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吡哌酸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通过应用各类疫苗而降低了发病率,但有些细菌性疾病往往治疗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细菌易产生抗药性,降低了疗效,导致疗程延长,治愈率下降,大肠杆菌病就属此类疾病,造成大肠杆菌病在各地的流行日趋严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场通过药敏试验,用吡哌酸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治愈率达95%以上,收到了满意的疗效。1 流行情况及症状1.1 流行情况 该病常发生于20日龄左右的肉蛋雏鸡,成年鸡多零星发生。发病率70%左右,死亡率10%。鸡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寒冷、密度高等可诱发大…  相似文献   
23.
龟城山品茶随想四川峨眉山画院冯英(一)早饭后本想继续创作那幅尚未完成的油画,可当我拿起画笔面对画架时,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干脆丢开不画了,到市区对面的龟城山喝茶去,梳理一下思路,排遣一下因思考而纷杂的心绪。渡过岷江,爬上几道时陡时缓的小山坡,来到紧靠...  相似文献   
24.
我所认识的韩国茶文化学者金裕信先生峨眉山画院冯英清晨,还在睡梦中,突然一阵电话铃响声,迷迷湖糊的伸手接电话,嗨!是韩国金裕信先生打来的!电话中传来我所熟悉的朗朗笑语,他告诉我说他正在上海参加国际茶文化节,会完后准备来四川参观、考察,并看望我这位茶友。...  相似文献   
25.
根据骨钙化的程度,在高水平日粮中,我们提倡用Ca/P比率,而不是单一Ca和P水平决定生产效果。通过对最适宜肉鸡生产的不同P源的生物学利用率测定的实验,可以证实这一点。 在家禽业中,测定P利用率的标准生物学实验通常是用骨灰法。对日粮中每种新来源的P,这种测定生物学利用率的方法并非完全可靠,因此,体外溶解测定在预测无机P的生物学利用率上已作为一种可靠的方法,其中之一是NAC的体外溶解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针对新时期信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调查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高产奶牛的居住环境问题是能否保证其持续高产的关键问题。因此,高产奶牛舍的设计要更加精细,在牛舍环境的控制上计算要更加准确。而牛舍的环境控制主要是控制牛舍的温度,湿度以及及时清除粪尿。研究表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4~24℃,温湿度指数(THI)应小于69。因此,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奶牛在最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是解决牛舍环境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有效地处理奶牛场的粪污排放,也直接影响奶牛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9.
冯英 《现代农业》2013,(11):64-65
永安别名“燕城”。位于闽中偏西。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之一。自2008年起按照省农业厅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部署,充分发挥永安市自然优势。通过实施“万、千、百”示范工程,逐步扩大水稻高产创建规模,集成高产技术.加大辐射带动力度,促进全市粮食综合生产提高,取得了显著效益。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0年、2012年两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30.
水稻糙米砷含量及其与土壤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筛选低砷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砷的吸收是控制稻米砷含量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21份水稻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砷含量,结果表明:在3个土壤砷含量由低至高的试验点中,21份水稻品种糙米砷含量平均值也呈现出由低到高的趋势。分析水稻砷含量对不同种植环境的反应,多数品种对不同试验点环境表现的敏感性不一致,但有4个品种表现稳定,如明恢70都表现为迟钝型;明恢86表现为敏感型;明恢72和明恢81为中间型。分析浙优12号在15个栽培点中土壤砷含量、穗茎节砷含量、糙米砷含量的相关性表明,砷含量高低依次为土壤糙米穗茎节,土壤砷含量与糙米砷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砷含量与穗茎节砷含量存在不显著负相关;穗茎节砷含量与糙米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